這兩種論調,他覺得都不甚靠譜。
“老爺,先生們都來了……”他的親隨在他耳畔低聲道,“正在堂下候命。”
熊文燦睜開眼睛,道:“快請!”
他幕中幕客眾多,不過這次是商議軍國大師,一些湊趣的篾片相公自然不到場,來得都是有政略軍學之才的幕僚。
幕僚們進到堂上,都要見禮,熊文燦咳嗽一聲,擺手道:
“如今戰勢凶險,先生們亦不必多禮了。都坐下說正事要緊。”
“喏。”
幕僚們分序列在兩邊坐下,熊文燦將最近幾次塘馬報來的消息轉述一番,道:
“我看髡賊攻打梧州,左不過就是這幾日的事了,不知道先生們可有應對之策?”
一幹幕僚們左顧右盼,嚅嚅不言。這種場麵熊文燦已經見多了。其實就是他們真得來獻言也不會有什麼新東西了:幕僚們要麼就得了恐澳病,聞澳色變;要麼隻會溜須拍馬,完全沒有建設性。於是熊文燦耳邊,充斥著兩股聲音,一股是:“澳洲人我們打不過,大人我們快逃吧!”另一股是:“大人英明神武,澳洲人必定會大敗於梧州城下。”
隻有常青雲稍微靠譜,至少澳洲人是如何厲害的他能說得一清二楚,也能提供些靠譜的方略來:熊文燦本想堅守肇慶,常青雲卻直言肇慶非能固守之地,不過在羚羊峽卻有一定機會用火攻船消滅澳洲人的船隊;而且他早早就建議熊文燦:調防瑤東山和西山參將所部駐防梧州。總算讓他在梧州城有了一支數量可觀又能戰的核心部隊。
因此,他又把目光落在了常青雲的臉上。
常青雲似乎早知如此,他等了片刻,見無人出來獻計,這才拱手道:“大人,學生有一要舉薦――他有敗髡賊之策。”
“哦?”熊文燦頓時來了精神,幕僚們一下子也都愣住了,“是哪一位?速速請他來見我。”
“這位先生姓常名浦,字儁賓。南直人,亦算是學生的大同宗。”常青雲道,“他原是恩平縣令,城破逃奔至此。今有一計,可破髡賊,願獻於大人。”m.X520xs.Com
熊文燦知道常浦的名字――恩平縣是肇慶府的屬縣――但是不熟悉。明代的總督、巡撫基本隻管軍事,縣令這樣的親民官受布政使的管轄,與他關係不搭。
此人身為縣令,丟失了城池卻即沒有戰死,也不肯自盡,現在居然來獻策了。熊文燦不由的暗暗鄙夷。
不過,鄙夷歸鄙夷,眼下他是病急亂投醫。且不論這常縣令有什麼妙計,叫來聽他說說也不花費什麼,當即應允道:“好,速速有請!”
當天下午,伏波軍即將兵臨城下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梧州城。梧州城上上下下均是忐忑不安:駐守的明軍士兵對伏波軍的戰力早有耳聞,對即將要麵對的惡戰不免害怕不已;而梧州城的百姓大多聽聞伏波軍軍紀嚴明,但是隻要打仗老百姓便免不了要受池魚之災。至於官吏們,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梧州城外關廂有一座糧棧,做得是廣西米糧轉運廣東的生意。在櫃房裏端坐的是本鋪的掌櫃,名叫駱陽明。他是三水人士,幾年前來梧州經營米糧生意――這在本地是常見之事。做了幾年買賣,生意也頗有起色,賺了錢起棧房蓋宅邸,從三水老家接了家眷來,又在本地納了一房小妾,算是在這裏安家落戶了。
大家隻知道他是個糧商,實則駱陽明是對外情報局的情報員,受“山海兩路”情報係統的指揮,奉命潛伏在梧州城。
他的工作隻有兩點:一、經營糧食貿易,為臨高轉運糧食;二、就地搜集情報,發展情報網絡,為元老院的北伐做好情報準備工作。
第一點工作對他來說不難:他本是商人之子,家中本來在三水縣開米鋪的。對糧食貿易這行當相當熟悉,熟人也多,很容易開展工作。至於第二點亦不算難,中古社會的反間意識不強,技術更是落後,對受過情報訓練的人來說不論潛伏還是偵察都不是難事。
PS:公眾號臨高啟明——
臨高啟明書迷根據地
吹牛者的消息版;
介紹梳理重要人物、事件信息;
展示臨高社區風采,優秀同人和資料作品巡展;
不定期組織元老們線上或線下的聚會;
Inaword,SenatusPopulusqueMagnus
明日更新第七卷-廣州治理篇297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