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唇槍舌劍(1 / 2)

大殿內。

國公、重臣們紛紛出列,無一人反對,這陣勢誰要是還看不懂就是傻子,剛才差點出來反對的人驚出一身冷汗,暗自慶幸不已。

但秦懷道卻看不透了,心中泛起了嘀咕,雖然早有商定,但沒理由都這麼積極讚同,這也太順利了,背後肯定有古怪,難道是李二有什麼布局,並且事先跟各位大臣、國公打過招呼,取得了支持?

肯定是,否則沒理由這麼順利通過。

“會是什麼局?”秦懷道暗自打量起李二來,見對方一副智珠在握、決算廟堂表情,愈發肯定自己猜測。

這時,李二沉聲說道:“既然諸位愛卿都保舉秦理,那便隨設立監察府的旨意一起頒布天下吧,大理寺正秦理改任監察府府尹,望愛卿不負朕心。”

“臣等,遵旨!”

眾人轟然領命。

秦懷道雖有疑惑,也不能這個時候提出反對,否則就是抗旨,要掉腦袋,隻能先應著,回頭找程咬金、李靖等人私下問問。

“謝聖上隆恩,微臣領旨!”

秦懷道行禮道謝,準備回自己位置去,就聽李二的聲音響起:“懷道,關於和親之事,大臣們意見相左,各持一詞,都有道理,你是將門之後,武勳一脈,又是文臣,說說,你什麼意見?”

這番話是個坑,如果讚同和親,就會得罪武勳,甚至天下將領,自己這個翼國公之後將來還怎麼混?如果反對,就要和文官打擂台。

秦懷道最煩別人算計自己,有話不能好好說嗎?頓時無名火起,你李二挖坑,就別怪我拱火,當即朗聲說道:“回聖上,臣也讚同和親!”

一席話,滿殿震驚,鴉雀無聲。

在文臣看來,秦懷道是武勳一脈,肯定會反對和親才對,一時有些蒙,武將們也蒙,你一個國公之後,跑去讚同文臣算什麼意思?置武勳於何地?

就連李二也滿是震驚,一時語塞。

很快,一個憤怒的吼聲響起:“秦懷道,你什麼意思?”

緊接著,程咬金上前來,指著秦懷道罵道:“枉我等如此看重於你,居然支持和親,你的血性呢?還是不是大唐男兒?”

李二反應過來,喝問道:“秦理,可知自己在說什麼?”

“回聖上,微臣知道。”秦懷道不疾不徐道,心裏麵暗爽,讓你挖坑,現在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程咬金怒聲喝道:“小子,有膽再說一遍,老子現在就打死你,免得丟了我那秦瓊兄弟的臉麵。”

“懷道,不得胡說。”尉遲恭也衝出來喝道。

“怎麼,兩位國公要咆哮朝堂嗎?爾等藐視朝會,威脅朝臣,成何體統?眼裏還有沒有聖上?”一名禮部侍郎出來嗬斥道。

“滾一邊去,否則連你一塊兒揍。”尉遲恭絲毫不懼,火爆脾氣一旦上來,比程咬金還猛,瞪著眼死死盯著秦懷道,一副要動手的架勢。

秦懷道看得出來程咬金和尉遲恭是想維護自己,心中一暖,但沒解釋,反而正色朝李二作揖,朗聲說道:“聖上,臣讚成和親,以一女子換邊疆和平,何樂而不為?吐蕃居高原之地,大唐將士上去無法適應寒冷,無法正常呼吸,行走艱難,體力不濟,甚至暈厥,而吐蕃久居高原,來去如風,如戰,三五年都難勝,大唐底蘊全部耗盡,民不聊生,國將不國。”

“沒錯,秦大人不愧是武勳之後,精通戰事,看到了老臣都不曾看到的關鍵所在,老臣不如。”一名老臣越眾而出,先朝秦懷道作揖致意,然後對李二繼續說道:“高原氣候複雜,大唐將士難以適應,三五年取勝恐都是高估,一旦陷入戰事,周圍各國異動,又該如何應對?以一女子和親,不費一銀一粟,一兵一卒,便邊關安定,天下太平,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