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說服孫思邈(1 / 3)

無盡的黑暗中。

秦懷道發現身體像一片羽毛,不斷地往下飄落,根本停不下來,也看不見,碰不到任何東西,難道死了嗎?

“這是要去黑暗地獄嗎?”

“不行,好不容易來這個時代一趟,絕不能就這麼窩囊地死了,死在一個不知名的人手上,我不甘心!”

強烈的求生欲湧上心頭,秦懷道手腳並用,試圖往上爬。

然而,整個人就像是在水中,受某種牽引繼續往下飄落,根本爬不上去。

“不——”

秦懷道不甘心地大吼起來,眼前一亮,看到一張精美的臉,眼中滿是關切,還有淚水在打滾,白皙的臉頰透著紅潤,像冬日暖陽下盛開的桃花,聖潔,淒美,這是何等矛盾的神情?

“你醒啦?”

對方朱唇輕啟,驚喜地喊道,透著濃濃的關切。

聲音很熟悉,秦懷道眨眨眼,意識潮水般湧上來,這才看輕眼前這個穿著淡黃色襦裙的女子是豫章公主,一雙靈動的大眼睛裏滑落下來一樣淚珠,卻笑了,帶著某種解脫,某種驚喜喊道:“你感覺怎樣?快,快叫禦醫。”

旁邊有一個同樣驚喜的聲音響起。

秦懷道看看豫章公主,確定沒認錯後又看看四周,簡陋的房間,自己躺在床上,空氣中彌漫著草藥味,一縷陽光從窗戶鑽進來,躺在地上不動,靜謐,安寧。

門外有嘈雜聲傳來,伴隨著腳步聲,還有戰馬打著響鼻的聲音。

秦懷道意識到自己活過來了,並沒有穿越回去,心中一歎——“算了,算了,活過來也不錯,看來是真的回不去了。”

“你沒事吧?禦醫很快就到。”豫章著急地問道。

“你怎麼來了?”

“隨父皇一起來的。”

“聖上來了?我躺了多久?”

“五天,嚇死我了,還以為……”豫章說著,眼淚珍珠般掉落。

秦懷道心中某根弦莫名一動,被人關心的感覺真好,想到婚約,眼前之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是自己的人,自己在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也是唯一會無私關心自己的家人。

“活著挺好,有家,挺好!”

莫名的,秦懷道對這個世界有了某種認同,歸屬,手輕輕伸出去,想要擦拭對方臉頰上的淚珠。

豫章本能地往後一縮,從未經曆過這種親密動作,不習慣,臉色羞紅。

秦懷道手一僵,停在虛空,心中莫名一痛,自嘲地笑了,縮回來。

豫章看到秦懷道那失望的眼神,心被刀子紮了一下似的,仿佛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正在遠去,心中一慌,顧不上羞恥,一把抓住秦懷道的手放在自己臉上,眼睛閉到緊緊的,不敢看,一張臉紅成了水蜜桃。

秦懷道看著豫章害怕,卻又執著的神情,意識到自己小肚雞腸了,這個時代雖然民風開放,但未婚妻也不敢做出親密動作,何況還是公共場合,豫章的本能閃躲反而說明行為檢點,心思純潔,不亂來。

明明害怕,不敢,最後卻執著,足以證明對自己態度。

這份心,讓秦懷道心中大暖,輕輕抹去淚珠,柔聲說道:“別哭,我不是好好的嗎?再哭就不好看了。”

“嗯!”豫章叮嚶一聲,拿出手絹擦拭淚水,不敢看秦懷道,羞的別過臉去,恨不能找條縫鑽進去,想到剛才的大膽,擔心秦懷道有別的想法,著急地說道:“剛才我隻是……”

“我知道,你隻是不忍我失望。”秦懷道笑道。

豫章見沒有多想,心中大定,低下頭去。

這時,一幫人急匆匆進來,為首的之人身穿明黃色袍子,正是李二,身邊跟著房玄齡、長孫無忌和李靖,還有一名身穿道袍的中年男子,豫章趕緊行禮,退到一邊,讓開位置。

李二停下,焦急地說道:“孫神醫,有勞您看看。”

“不敢,份內之事。”身穿道袍的中年男子上前,給秦懷道把脈。

秦懷道感激地朝對方點點頭,看向李二喊道:“聖上……”

“別說話,有什麼事晚點,不急。”李二打斷道。

秦懷道點頭,平複心情,放鬆身體,配合對方把脈,心中生出疑團,能讓李二稱之為神醫,又姓孫,難道是孫思邈?難怪自己能活下來。

片刻後,中年男子起身,對李二說道:“聖上,秦大人脈象平穩,有力,身體已無大礙,隻需再服用三天藥調理一下,補些氣血就好。”

“有老孫神醫了。”李二鬆了口氣,上前來。

秦懷道趁機說道:“謝聖上關心,路修的怎樣了?”

“都這時候了還想著路。”李二埋怨一句,眼中卻滿是欣慰和讚賞,笑道:“你這算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多虧了孫神醫,不然後果不敢相信,沒事就好,聽說水泥路已經修到真符縣,橋也修好了,等你好些,陪朕去看看。”

秦懷道掙紮著起身,發現傷口並不疼,這才發現衣服已經更換,嚐試著下地,豫章著急地就要阻攔,李二則看向中年男子,中年男子笑道:“無妨,傷口已經愈合,適當運動有助於恢複。”

下床走了幾步,沒什麼不適感,秦懷道心中大定,朝中年男子作揖道:“可是孫思邈神醫當麵?懷道有禮了。”

“不敢,真是在下,秦大人醫術在下早有耳聞,特別是消毒之技、防瘟疫之法和縫合之術頗為神奇,過些日子等大人好些,還請不吝賜教。”孫思邈回禮。

秦懷道感激地說道:“孫神醫雲遊天下,造福百姓,聖人之舉,在下佩服,賜教不敢當,一起探討。”

“你小子也是命大,正好孫神醫來長安。”李二在旁邊笑道。

秦懷道心中一動,繼續說道:“孫神醫,一人之力終歸單薄,但天下染病者何止千萬,就算日夜奔波,又能救幾人?”

孫思邈有些感慨地點頭,想到自己發下宏願,醫治天下百姓為己任,這些年身體力行,但效果甚微,自嘲地說道:“救一人,就是救一家,多行善事,不問前程,乃我輩醫者信仰。”

“孫神醫高義,在下有兩策可救萬萬蒼生,不知神醫可願一聽?”

“哦,說來聽聽。”孫思邈來了興趣。

其他人也紛紛看向秦懷道,眼中滿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