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枚嘶嘶叫嚷著的照明彈不斷地升騰到夜空之中,將整個夜空的雪花和峽穀裏麵的日軍,以及己方的部隊都是看的比較清楚。
“開火!我們要盡快端掉這些火力點!”
“3點鍾方向,發射!”
而SS擲彈兵團所擁有的8輛T-54坦克的坦克員,在團長上校的咆哮下,也是不斷地對著蘇軍那密密匝匝的火力機槍點,進行著炮擊轟炸。
甚至還分派一些部隊準備進行穿插和包抄,來粉碎蘇軍駐守村莊裏麵的抵抗部隊。
而在戰鬥打響的同時,在另外一麵的SS帝國擲彈兵師,和SS骷髏擲彈兵師也是接到了SS裝甲軍的命令,下命令讓這兩個師立即組織戰鬥群,朝日軍來援的大軍的左右兩邊進行穿插襲擊,讓霍特的能夠集中優勢兵力在後麵包抄日軍的後方,來配合曼施坦因的大軍進行前後夾擊取得勝利。
不過對於這些命令SS擲彈兵團就算是知道了,也和他們的戰鬥任務沒有多大的關係。
因為他們的主要作戰任務隻是為SS擲彈兵團,進行前進探路。
擲彈兵下轄1個裝甲擲彈兵團、1個炮兵團、101裝甲團和第911突擊旅;原本是希特勒在東普魯士“狼穴”的警衛部隊,但是被蘇洋給擴充為加強型裝甲擲彈兵,而且在原有兵力上麵還多加了兩個步兵旅。
而且還讓他們經常和第五裝甲集團軍,以及第9裝甲進行實戰訓練。
在原來的曆史裏麵該師在西裏西亞地區曾經和蘇軍過戰鬥,以及在維也納與第9裝甲師的殘部抵擋過的大軍來襲,不過在投降後,該師殘餘官兵從向美軍投降的手上,被無情地轉移到了,之後的結局就沒有什麼詳細的記載了。
所以為了改變這些的戰敗命運,蘇洋一直都是盡力在加強他們的戰鬥力,來對抗蘇軍部隊的。
當SS擲彈兵團的坦克群對駐守的村莊進行反擊的時候,瞬間就端掉了不少的機槍據點。
但是的各型火炮和反坦克炮,也是不甘示弱地進行了炮擊。
甚至還有三輛坦克給冒了出來,進行反擊的坦克。
而且這三輛坦克還是最新式研製的T-44坦克,該坦克是坦克研發曆史上第一次首先采用了中置炮塔、扭杆懸掛、發動機橫置、傳動後置、和兩麵式前傾斜裝甲的方式來研製出來的。
簡單點來說T-44是將坦克的優點進行結合,集大成者的坦克研發產品。
它們的產量在投降之後也才生產了200左右,而且還沒有參加過任何的實戰,包括攻戰的曆史性重大戰役,也是沒有出現過。
雖然戰後還一直在生產,在1生產了差不多1000輛,而到年的時候可是擁有差不多2000輛,但是隨後還是被的T-54坦克,和後期的T-10,T-62以及的最新式T-14阿瑪塔型坦克給代替了位置。
雖然如此,但是在原來的曆史上蘇軍
還是給幾個近衛坦克旅,裝備了200輛T-44坦克,其中一個近衛坦克旅就已經擁有70多輛T-44坦克。
T-44中型坦克的乘員為4人(車長、炮長、駕駛員和裝填手),裝備有85毫米坦克炮,使用的炮彈種類分別是:普通穿甲彈、被帽穿甲彈和超速穿甲彈(也叫脫殼高速穿甲彈)。
在500米的射擊距離上,發射普通穿甲彈可以擊穿100多毫米的裝甲;在1000米的距離上發射可擊穿100毫米左右的裝甲。
如果是近距離被帽穿甲彈給擊中,那麼被擊穿的敵軍坦克的破壞力就會更加大。
而超速穿甲彈的攻擊威力就更加大,更加快速和射程遠,最少也能夠擊中在1500米的目標;除此之外T-44坦克還另外裝備有2挺7.62毫米機槍,1挺為並列機槍,1挺為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