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裏嘩啦”在波波夫爬行的過程中,剛才那發爆炸的炮彈炸起飛向空中的泥土,這時又從空中灑了下來,把波波夫灑了個灰頭土臉,幸好沒有石頭,不然就這麼一下就夠他受的了。
“快點下來,還磨蹭什麼。”一隻大手從交通壕中伸了出來,一把拉住了在交通壕邊停止前進的波波夫的左手,班長怒罵之聲隨之而來。
感覺到一股拉扯力從班長的手裏傳來,波波夫再沒猶疑,上身弓起,拿步槍的右手,用槍托在地麵上一撐,雙腳連續用力一登,半蹲了起來,借力借勢往交通壕跳了下去。
一跳入交通壕後,波波夫知道自己算是暫時安全了,這才四處看了看自己周圍的環境。
這個山坡處於麵向德占波蘭的邊境方向,呈座東向西的格局。整個山坡的防禦工事是標準的環形連鎖開放式戰壕工事。主體是由可供士兵站立隱蔽的戰壕及齊腰深的交通壕組成,倚著山坡的地勢而構成網絡,在一些險要的回旋位置,戰壕還用木頭鋪了上蓋,算是簡單的指揮室或者碉堡。
就在波波夫審視防禦工事的短短時間,那些躲過敵人炮彈襲擊的蘇聯士兵,一個接一個地進入到交通壕內。波波夫也沒有再多想什麼,把搭在肩膀上的子彈袋取了下來,從新佩戴在腰腹處。3個手榴彈,30發子彈,步槍刺刀,再加上背著的馬刀,這就是自己的全副武裝。
跟著其他的士兵魚貫而行,波波夫在黑夜中摸索著前進,穿過交通壕,進入到戰壕當中。
“快,沒受傷的先把機槍架起來,受了傷的自己先包紮處理一下。”班長指揮著這幾名率先到達防禦陣地的士兵進入戰鬥位置,先把重火力武器架設起來。
波波夫自己找了個角落,先把頭上的繃帶纏緊了,用挎包裏的毛巾擦了一下臉麵,把塵土都弄掉。深呼吸了幾下,調整了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態,讓因剛才快速奔跑而全身沸騰的血液血壓盡量平複下來,還擰開隨身背著的行軍水壺,喝了幾口水。波波夫很清楚自己即將麵對的是來到這個二戰時期的第一場戰鬥,這些小小的準備動作能令自己發揮出應有的戰鬥水平。
隨著德軍炮火覆蓋火力打擊的全麵展開,落在這個哨站及其附近的炮彈越來越多,承受的打擊壓力也越來越大,有的炮彈甚至直接落在了山坡上的戰壕上,直接落在了營區之中。這隻不過是德軍不宣而戰,在蘇聯長達上千公裏的邊境線上展開全麵入侵的其中一個小小戰場,不為人道的一幕。
令波波夫感到意外的是,這支二流的蘇聯邊防軍小分隊,卻在這麼一個關鍵的時刻,發揮出了一流部隊的強悍實力。在德軍發動炮擊後不久,駐守哨站的連隊大部分士兵,迅速地進入了防禦工事,第一時間做好了迎擊德軍的戰前準備。
再次拿起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波波夫弓著腰,貼著戰壕內壁,避免被炮彈爆炸的流彈波及,小心翼翼地向班長的方向走過去。根據自己的眼光判斷,自己這個班長還是有一定的作戰能力的,伴著一個好的上級,在戰場上生命就多一份保證。想到這裏,波波夫的眼中閃動著渴望戰鬥迎接挑戰的眼神,自己天生就是一名戰士,如果這個時候能夠發揮出在那個年代時一半的戰鬥力,相信在戰場上自保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