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偵察敵情(1 / 2)

回到戰壕後,中尉立即向士兵門分派起任務來,有的負責搬運木頭石塊及沙袋,對受損的戰壕防禦工事進行加固;有的被派回連部,去搬運重武器彈藥及藥品食物等補給物資,作持久防禦的準備。

“契可夫中士,你帶領幾名士兵,前往偵察敵人的情況。最好能建立一兩個前沿觀察點,一旦發現敵人的行蹤立即報告。”副連長最後給契可夫下達了任務命令。

由於這個邊防騎兵連所在的哨站,地理比較偏僻,連隊的營地又較為分散,波波夫所在的排的這處陣地扼守著從邊境通往蘇聯境內的一條道路,雖然這條道路並不是主幹道,但估計敵人不會就此放棄,肯定還會再前來進攻的。鑒於此,很有必要了解掌握敵人的動向,派出偵察兵前往偵察就成了最佳的辦法。

“是的,我這就帶人去偵察。”正常情況下,連隊的偵察任務是交給指揮排偵察班去執行的,而契可夫卻是機槍班的班長。但是大家也知道,現在契可夫這個排遭到了重創,剩下的人隻有原來的三分一多,班排的編製已經打散,而連隊的另外一半兵力正在防守另外一處陣地,不大可能把兵力再向這邊調。也就是說,這處山坡陣地的防禦交給了副連長增援帶來的排,契可夫中士所在的排退了下來,成為了連隊的後備兵力,或者說機動分隊。

“保羅下士、古比雪夫上等兵、尼古拉上等兵、波波夫戰士,帶上你們的武器裝備幹糧食水,都跟我來。”接了副連長的任務後,契可夫中士在自己排中還活著的十來人中,挑選了四名士兵去擔任偵察的任務。

“是的,班長。”當契可夫中士點到波波夫的名字後,波波夫立即背負好自己的武器裝備,應聲站了起來。

“都有了,成一路縱隊,向右轉,跑步走。”契可夫中士召集了人員後,略為整隊就帶著大家向戰壕後麵的營地跑去。在出發前往偵察敵人情況前,還必須先做一點準備的工作。

當一行五人再次返回到排裏的營地時,被德軍遠程炮火轟炸過後,營地的建築多處受損,部分地方還在著火燃燒之中。不過由於德軍的遠程炮擊時間並不長,營地的整體破壞並不算太嚴重。

“保羅、古比雪夫、尼古拉你們三人去倉庫取幾捆電話線和一個戰地電話機及兩個偽裝網。”來到營地的班房前,波波夫就開始分派任務,“波波夫和我到馬房去取馬匹。”遠離陣地去偵察敵人,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情,多做些準備總是好的,生存的幾率也會大一些。

倉庫和馬房並不在同一個位置,倉庫在班房的東邊,而馬房則在班房的後麵。保羅下士應了一聲帶著兩名士兵就去倉庫取物品了,波波夫則跟在契可夫中士的身後,去馬房牽馬。

作為蘇聯邊防軍騎兵連的其中一個戰鬥排,其馬房的規模甚至比人住的班房都要大,木石結構的馬房,在黎明時的敵人炮轟中,並沒有被波及,三十來匹戰馬都老老實實地待在各自的圍欄中。通常這些戰馬都會具體地分配給固定的戰士來騎乘,好讓士兵和馬匹之間能更好地相互了解配合。不過這些馬匹的主人,現在大多數都在剛才的戰鬥中犧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