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夫右肩膀上扛了一箱45mm加農炮的炮彈,沿著防空洞旁邊的通道,一步一步地走上連隊炮陣地,把炮彈堆放在陣地後段臨時存放彈藥的地方。
站在陣地上,向前看視野相當的開闊,能清楚地看到哨站所在的山穀盤地上的情況,左右山丘環抱,就像兩扇天然的大門,從山穀的入口到連隊的營地之間,大概有500米的距離。連隊營地前麵是一大片的農田,這是連隊戰士開墾出來的,自給自足的菜地。由於騎兵哨站地處偏遠地區,不可能什麼東西都靠運輸補給,士兵訓練之餘種種蔬菜水果,就成了解決之道。遠處山穀盤地內地勢比較平坦,地表植物以野草和低矮灌木為主,高大的樹木並不多。這個季節正是野花盛開的時候,一大片的紅紅黃黃,十分好看。如果這時不是打仗,如果這裏不是軍營而是別墅,來這裏度假幾天將是個美好的回憶。
回過頭來向炮陣地的後麵看去,半山坡至山頂間是茂密的樹林,山脈的來龍正是由這個方向而來,遠處是起起伏伏的丘陵。敵人要想從這個方向前來,將十分困難。估計過了後麵的這些丘陵,就會是涅曼河平原地區,再過去就會是明斯克高地。這些地圖資料還是剛才波波夫在防空洞內的牆壁上畫著的軍事簡略圖中獲知的,戰鬥了這麼久,總算是弄明白了自己在蘇聯邊境的具體位置,是在蘇聯白俄羅斯及立陶宛與波蘭三者之間的交界處的格羅德諾地區邊境線上,這裏正好處於德軍北路及中路兩個主攻方向的間隙中。
波波夫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陣地上,兩門45mm加農炮一左一右各一門,互相之間相隔15米,兩門加農炮的大架已經打開,大架末端的駐鋤也插入到挖好的駐鋤坑裏,炮身距離護牆有1米,炮管從護牆上部預留的缺口中伸了出去,略為突出於牆外。炮身上穿著偽裝用炮衣,士兵蹲立的地方也用偽裝網撐起了頂蓬。4門50迫擊炮兩門在中間兩門在兩邊,一字排開在炮陣地的中間。
以波波夫的眼光來看,炮都放在這裏,顯得有點擠,不過這個炮陣地的位置卻是十分良好。半山腰放置加農炮,既可射遠也可直瞄,再以迫擊炮輔助,連隊的炮火就能覆蓋整個山穀盤地。而連部營地處於山穀深處,三麵環山,屬於易守難攻的地形,德軍的戰略炮火想要準確打擊連部營地也不容易,周圍的山坡會擋掉大部分遠程射來的炮彈。
就在波波夫觀察陣地周圍的情況時,指導員及炮排長已經向各個班的班長,分配了具體的戰鬥任務。炮排的各個班士兵,主要負責操縱兩門45mm加農炮,及三門迫擊炮。而二排的士兵則負責操縱繳獲的那門德軍50迫擊炮,並且負責炮陣地的警戒防禦工作。
“尼古拉、波波夫你們兩個留下來協助我操縱迫擊炮。”班長契可夫中士從指導員那裏領了任務回來後,就對自己排裏的人作出安排,說實在的這時二排的排長重傷,其它班長皆陣亡,排裏就剩下契可夫這麼一個班長了,名義是還是班長,其實和排長沒什麼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