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們,我們已經接到上級的命令,要向火線開拔了。”萊克斯基少校在教導隊的人員吃過午飯後,把所有的人員召集在一塊空地上,向大家作動員:“我軍對莫斯特市的反攻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前線的戰鬥十分激烈,為了趕在德軍的增援部隊到來前,對城市裏的德軍實施包圍殲滅,方麵軍指揮官決定把我們第4裝甲師的部隊投入到戰鬥中去。同誌們,你們準備好了沒有?”
“準備好了!”整個教導隊兩百多人齊聲回應,聲音直入雲霄之上。
“你們怕死嗎?”萊克斯基少校右手握拳,在空中揮拳詢問士兵。
“保衛祖國!不怕犧牲!”不愧是蘇聯西方方麵軍的精銳之師,士兵們也隨之振臂高呼,響亮地回應萊克斯基少校的詢問。
“好,登車出發!”萊克斯基少校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笑容,隨即向士兵們下達了出發的命令。
在蘇德戰場上,與德軍作戰時講求高機動快節奏的戰略所不同,蘇軍作戰時講求的是寬大縱深,梯次展開重點防禦的戰略。這與蘇聯的領土麵積大是密切相連的,這樣的戰略運用到戰術層麵上時,就是在每場戰役戰鬥中保留一個實力強大的預備隊,在關鍵的時候投入到戰鬥中去,以獲得戰鬥的最後勝利。
也就是說,蘇軍戰鬥時,第一梯隊的部隊並不是戰鬥力最強的,大多數是二流甚至雜牌的部隊,第二梯隊的部隊才是中堅力量精銳之師,這和德軍的先頭部隊都是精銳部隊正好相反。所以在蘇德戰場上,在戰役戰鬥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開始的時候德軍快速挺進橫掃戰場,蘇軍一線部隊節節敗退,而當德軍占領了蘇軍一線陣地時,想向二線挺進的時候,就會遭到蘇軍的穩守反擊,雙方不斷展開拉鋸戰,眼看德軍就要勝利的時候,蘇軍投入了大量的第三梯隊預備役部隊,戰役戰鬥由此出現轉折,而德軍後續的部隊卻是雜牌軍居多,麵對蘇軍的預備隊精銳,就輪到德軍節節敗退了。這樣的打法,頗有點像下等馬對上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的策略。
蘇軍第203坦克團當然就是上等馬,而教導隊作為團裏的預備役精銳,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視。在萊克斯基少校一聲令下,蘇軍士兵紛紛登上所屬的車輛,向火線開拔。行軍的序列是:坦克一排——協同步兵一排——坦克二排——協同步兵二排——連部——反坦克炮排——坦克三排,
部隊沿道路推進時,每個坦克排的三輛T-26坦克前後相隔20米魚貫而行,協同步兵排裝載著各班衝鋒組士兵的卡車跟在坦克的後麵行進,而搭載機槍組及反坦克槍組的邊三輪摩托車則在隊伍的兩邊側翼掩護部隊前進。連部的兩輛BA3裝甲車則在隊伍的中間指揮,拖拉反坦克炮排的馬車在坦克三排的三輛T-26坦克的保護下在隊伍的後邊跟進。在經過崎嶇泥濘的路段時,殿後的三輛坦克還要負責拖戈反坦克炮的任務。
離開臨時集結營地後,教導隊的車輛向團的指定集結地域前進,大概花了半個小時,便和團部的部隊彙合上。通常情況下團部和教導隊,就是團的後備部隊。第203坦克團接到的命令是,從城市北邊郊區快速穿插迂回到城市的西北郊區,切斷莫斯特市內德軍的退路,完成對莫斯特市內德軍的包圍圈,然後堅持到師的另一個反坦克團及另一個步兵團到達封閉缺口,當德軍的援軍到達時抵擋並拖延住敵人,為蘇軍機械化騎兵混成集團軍殲滅德軍在涅曼河側翼的這兩個機械化師創造必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