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個班的兵力去襲擊一支車隊,這當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夫從一開始就把這次攻擊定義在騷擾敵人,撿些便宜的程度上,敵人為了保護車隊,是不可能放手來同他們戰鬥的。
**夫逐一安排了班裏各個人的具體任務,然後才下令大家坐上摩托車衝向德軍補給車隊的宿營地。**夫班的摩托車隊沿著小路迅速地接近敵人所在的平房,在進入槍械的射程後,班裏的五輛摩托車便分散了開來,從兩個方向攻擊敵人。摩托車行駛時所發出的聲音,在黑夜中顯得格外的響,立即引起了德軍崗哨的注意。
“砰砰,砰砰。”**夫班裏的幾名偵察兵的狙擊步槍,搶在敵人崗哨反應過來前就開槍射擊,雖然是在行進中射擊,但偵察兵中的瓦西裏下士及弗拉基米爾上等兵兩人還是發揮出了穩定的射擊技術,各自首發命中了一名敵人的哨兵,餘下的兩名德軍崗哨士兵趕緊明槍示警。
**夫他們衝過去的時候當然不會開著車燈前進,德軍車隊在明**夫班的摩托車隊在暗,戰場上的環境對於**夫他們十分有利。衝鋒組的兩輛摩托車衝在最前麵,一到達平房附近後,就有兩名蘇軍士兵向平房方向扔了兩顆手榴彈。摩托車一停,坐在車上的蘇軍士兵立即從摩托車上跳了下來,搶占了一些較為有利的地形。不過駕駛摩托車地蘇軍士兵又立即再次啟動摩托車,在平房的附近兜兜轉轉,還特意把摩托車馬達的聲音弄得特別響,五輛摩托車圍繞平房來來往往的聲音,很容易讓人產生有很多蘇軍發動進攻的錯覺。
“轟轟”手榴彈的聲音再加上摩托車的聲音,讓原本寧靜的郊野夜晚,一下子熱鬧沸騰了起來。黑暗之中德軍士兵急急忙忙地從平房中衝出來,或者推開平房地窗戶。胡亂地向著有摩托車聲地地方開槍射擊。
蘇軍士兵按照班長地吩咐專搞破壞。“砰砰砰砰。乒乒乓乓,轟轟轟”槍聲,窗戶打破的聲,手榴彈爆炸甚至炸藥包爆炸的巨大響聲,還有卡車輪胎被打爆的聲音及馬匹被驚動的嘶叫聲,各種聲音響個不停,形成了一定的震撼效果。**夫這是在打心理戰。為的就是要讓敵人產生膽怯地情緒。而這眾多聲音的背後,蘇軍士兵卻一直躲在暗處,沒有太過接近德軍宿營的平房,黑夜成了蘇軍士兵最好的保護。德軍士兵就算想還擊,忙亂中也難以找到目標。
補給部隊畢竟不是戰鬥部隊,雖然為車隊提供保護的德軍步兵並不比蘇軍士兵少,不過作為德軍補給車隊指揮官,這個時候最佳的選擇就是立即撤退。以盡量保存車隊的人員及物資的安全。天知道蘇軍還會有多少兵力投入到這場攻擊中來。於是德軍指揮官一邊讓保護車隊地步兵還擊一邊命令車隊地人發動車輛及整頓馬匹,爭取最短時間內離開這個地方。
可是德軍想走,還要問過**夫班的士兵肯不肯放行。躲在黑夜中打冷槍。這個滋味可是超爽。被蘇軍打死打傷幾名士兵後,德軍立即滅掉了所有的燈光及火爐地火光,這樣一來大家都處在了黑暗這中。**夫也命令駕駛摩托車的士兵停下來,找地方隱蔽。這樣一來就由剛才的聲音吵雜變成了寂靜一片,身處其中的士兵們甚至連呼吸都不敢大聲。
這樣過了一會兒,德軍逐漸從剛才的慌亂中恢複了過來,開始有組織地撤退,不過已經有多輛卡車的輪胎被蘇軍的子彈打爆,也有兩匹馬被射殺了。黑夜中要想在短時間裏為卡車換輪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無論是換輪胎還是搬運車上的貨物,都要冒著被蘇軍士兵冷槍射殺的危險。最後德軍車隊指揮官不得不決定放棄部分車輛及貨物,發動所有能開動的車輛及套好所有的馬車,讓步兵一邊掩護一邊離開宿營的平房。
這個時候,**夫也很懂得掌握尺度,命令手下的士兵不要再開槍射擊了,放德軍一馬,讓他們陸續離開,當然了**夫也命令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開不動的德軍卡車上,不讓那些企圖拯救卡車的德軍士兵得逞。嚐試了兩次都沒有成功後,德軍的步兵唯有放棄,搭上德軍的其它車輛離去。
黑夜中**夫躲在一堆蘇聯平民用來作柴火的木頭堆後,冷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