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戰勝與戰敗之間(一)(1 / 2)

為了把第聶伯河大橋從德軍先鋒部隊手中奪回來,蘇軍部隊在斯摩棱斯克市城東對德軍這支先鋒部隊實施了反擊。這支德軍先鋒部隊是德軍第二坦克集群中的精銳,麵對數量眾多的蘇軍從三麵圍攻,卻堅守在第聶伯河大橋的橋頭堡工事中頑強抵抗蘇軍的攻擊,戰鬥進行了近三個小時才由**夫所在的蘇軍第203坦克團突破了部分防線,架設了戰術炮陣地後,蘇軍第45機械化旅在炮火的支援下於黃昏來臨之前發動了總攻。

“同誌們,這次我們不需要衝那麼快,跟著坦克屁股後麵推進就行了。”在隆隆的炮聲中,第203坦克團再次向前推進,坦克團教導隊的士兵也投入到這次總攻之中,排長契可夫上士把排裏的士兵集合起來後對排裏的士兵說:“由於橋頭堡方向的德軍部隊擁有較多的坦克及炮火,這次第一波衝鋒的任務交給了坦克部隊,我們部隊隻作為支援部隊使用。”

由於在第一階段的進攻中,蘇軍的損失比較大,蘇軍的指揮官在總結了經驗後,在總攻時決定集中蘇軍的所有坦克部隊,對橋頭堡的堅固工事實施快速推進向心突擊,這種打法有點像德軍的那種打法。步兵由於移動速度慢隻能作為第二波的攻擊力量。為了達到快速奪回斯摩棱斯克市第聶伯河大橋的目的擔任這次戰鬥主攻力量的第45機械化旅,把旅中所有的坦克部隊集中了起來,形成了兩個坦克方陣,采取鉗形攻勢向橋頭堡快速推進。其中由第203坦克團地坦克所組成地方陣,從橋頭堡的左翼方向進攻,出發地就是教導隊所占領地那處突破口。這次的進攻並沒有采取步坦結合的辦法,第203坦克團的步兵與坦克方陣相隔一段距離在後麵以散兵線方式推進。在坦克快速推進的同時,第45機械化旅的戰術炮陣地地火炮不斷轟鳴,密集的炮彈一波接這一波地向德軍的陣地不斷射擊。

火炮地射擊聲、炮彈的爆炸聲、坦克推進的發動機聲、步兵行軍時的歌聲、炮彈爆炸時產生的硝煙、坦克推進時揚起的塵土、步兵旗手扛著旗幟的揮舞、被戰火摧殘的房屋,這都構成了一幕幕戰場的畫麵。

在第203坦克團的坦克方陣中。舊式地T-28中型坦克在最前麵。T-26、BT-7輕型坦克在方陣兩翼前進,而教導隊的8輛KV-2型重坦克則在方陣的後方。自從第203坦克團整編後投入戰鬥,經過多日來連場戰鬥後,坦克的數量已經由滿編時地150輛,銳減到不足50輛,由此可見在與德軍地對戰中,坦克的損失比例還是很大地。

“教導隊重型坦克編隊注意!成兩列橫隊。坦克之間左右相隔30米,前後相隔50米,時速18公裏。”戈爾維奇中尉的KV-2型重坦克中的車載無線電響起了第203坦克團團長的命令聲音。

由於教導隊隊長這時是坐在裝甲指揮車中指揮步兵前進。而原本指揮教導隊坦克部隊的副隊長在前麵的戰鬥中負傷,指揮教導隊坦克部隊的工作就落在了戈爾維奇中尉的身上。由於戰爭初期蘇軍的坦克不是每一輛都有無線電的,戈爾維奇中尉在接到團長的命令後,立即拿著小紅旗打開坦克的艙蓋探出身來,向編隊中的其它KV-2型重坦克連續揮舞起手中的小紅旗,以旗語命令編隊中的重型坦克由原來的行進隊列改為攻擊隊列。

隨著教導隊的其它坦克接到旗語命令,8輛KV-2型重坦克在較為開闊的泥土路段中由縱向隊列逐漸調整為橫向隊列,每輛坦克都進入了隨時發動炮擊的戰鬥狀態。

“爆破殺傷彈準備裝填!”戈爾維奇中尉在下達完旗語命令後,回到了車艙中,通過了望孔中的光學望遠鏡。對遠處的被德軍占領的橋頭堡進行了觀測,由於KV-2型重坦克配備的是152MM榴彈炮,經過一段時間的推進後,橋頭堡的防禦工事已經進入了蘇軍重型坦克的射擊範圍。戈爾維奇中尉在了望孔的光學望遠鏡中觀察到,雖然蘇軍的戰術炮陣地的大炮實施了連續的炮擊,但是橋頭堡的工事由於築得比較堅固。承受住了蘇軍戰術炮火的覆蓋式打擊。這樣就需要利用KV-2型重坦克的152mm榴彈炮對橋頭堡工事進行近距離的直瞄打擊。

“炮彈裝填!炮塔向左003,高低加2。放!”作為這支坦克編隊的指揮官,戈爾維奇中尉迅速判斷出需要進行直瞄打擊的目標,“轟”的一聲巨響,戈爾維奇中尉的坦克炮瞄準手在快速調整了炮塔後,發射出了第一發炮彈。炮彈轟鳴著射出炮管,急速地飛向800米外的目標,炮彈射出後坦克繼續向前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