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車輛注意,略為離開道路,盡量靠近山岩,xiao心規避敵人的炮火還擊!”戰鬥總是我打來你打去的,bobo夫預計敵人又會呼叫炮火支援了,還是早點躲一躲的好。
駕駛員阿納托利,在bobo夫的示意下,把坦克炮車駛離了道路中間,向左斜出到山岩邊,車輛甚至有點傾側,但車頭及車載火炮依然朝著前麵的路麵。這樣bobo夫的座車就沒有了遠距離射擊的角度,隻有近距離對射的角度。v型道路畢竟是沿著xiao丘陵而建,右邊的道路雖然比起左邊的道路開闊,但也不是筆直的一條大路,道路有的地方會彎曲一些,是
很自然的事情。
“轟轟轟,轟轟轟”果然,由於探路的隊伍被蘇軍坦克排打得很慘,德軍後方的兩門有角度射擊的重炮,在接到炮火支援的要求後,又開炮向v型道路炮轟起來。實施了炮火延伸,朝bo1ang起伏地段後麵的一段道路炮轟了一會兒。
遭到敵人重炮炮轟時,坦克排的車輛基本上都按照bobo夫的指令,貼著道路旁的山岩進行躲避。以bobo夫的座車為例,他的座車躲到了不能向遠處炮擊的地方,反過來也就是說,遠處打過來的炮彈也不容易轟中他的座車。一大口徑的炮彈落在了其座車右前方十五六米外的道路上,隻是在路麵上炸出了個彈坑,而對於bobo夫的座車來說,基本沒有什麼威脅。
“大家都躲好,不要在路上1uan開,耐心一點。”bobo夫通過車載無線電,再一次提醒坦克排的其他車輛:“敵人這是盲射,打得準不準都是靠猜的,炮轟的時間不會長。”
事實上也正如bobo夫所說的那樣,德軍的兩門15omm榴彈炮,在打了兩次三連後,就停火了。德軍負責協調進攻鎮火車站的指揮官,下令重炮連的其餘四門大炮,轉移炮陣地,從道路jiao彙處後麵的環形街道中,轉移到淡水湖的湖邊,以獲得炮轟道路中後段的理想射擊角度,除掉蘇軍的坦克部隊及餘下的炮庫。
“坦克排注意,坦克排注意,現敵車隊正向淡水湖西岸湖邊麥田方向移動中,疑似重卡車隊!”當敵人的炮轟暫停後,bobo夫正準備命令坦克排的車輛向三號點位略為靠近,以便同敵人的坦克部隊展開最後的決戰,卻在此時接收到了山頂上的觀察哨來的無線電通訊。
“重卡車隊?到湖邊去幹嘛?”得知觀察哨的報告後,bobo夫神經有點繃緊,心裏飛快地分析這一情報。因為風雪及黃昏的原因,戰場上能見度進一步下降,蘇軍建立在xiao丘陵山頂上的觀察哨,也隻是利用高倍望遠鏡遠距離監視德軍的兵力調動,隻是模糊地觀察到一些大的動靜。
“我分析、猜測,這可能不是重卡車隊,而是敵重炮車隊。”擔任車載無線電員的霍米亞科夫,見bobo夫有些猶豫,就輕聲說出自己的看法,幫助bobo夫做決策。
“重炮陣地轉移!大概有三成幾率。”聽了霍米亞科夫的話,bobo夫用力拍了拍自己的頭盔,“就算隻有三成的幾率,也值得我們1ang費一些炮彈。”bobo夫是這麼想的,敵人的重炮陣地,有可能留在原地不動,也有可能順著道路前移,又或者真的轉移到淡水湖邊。這三種可能又以後麵這種對坦克排及中後段道路的炮庫威脅最大,敵人的射擊角度也最好。
“快,駛到道路右邊,車頭朝向西北偏西。”戰機一縱即逝,bobo夫馬上命令阿納托利開動坦克,同時bobo夫用直尺和鉛筆,在軍用地圖上標出座車現在所在的位置及淡水湖西岸的位置,並計算出兩者之間的距離,快地換算成炮擊參數。
“停車,標尺9,炮塔右轉十一度,十連慢射,每開一炮,炮塔向右調整十個密位!”bobo夫的座車斜出道路右側,在道路與窪地之間的地方又調整好車頭的朝向,再轉到起炮塔,昂起車載火炮的炮管。
“轟,轟,轟”bobo夫的座車,又以較慢的度,一炮一炮地向視線以外的遠處炮,每射一炮,其炮管就微調一次,1o個密位大概是一千米外的橫向十米,也就是說bobo夫這十炮彈,落彈散布範圍很大,其意圖就是漫射式封鎖淡水湖西岸與城鎮街道連接的一片地帶,阻擾敵人重炮陣地的轉移,最起碼也要遲緩敵人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