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夫積極組建西姆基工人營的半個月時間裏,莫斯科地區的戰爭形勢,出現了重大轉變。踏入十一月後,天氣持續嚴寒,暴風雪時有發生,令進攻莫斯科市的德軍舉步維艱。而蘇軍卻在有利天氣的掩護下,從蘇聯其它地區不斷抽調部隊向莫斯科地區增援,該地區的兵力由原來的十多個師迅速增加到七十多個師,莫斯科大會戰進入到相持階段,德軍不得不停下來進行兵力調整,並等待大地及河流完全冰封,泥濘道路凝固有利於行軍的時候。直到11月16日,德軍才發動了所謂的‘秋季攻勢’。在莫斯科北麵,霍特第3裝甲兵團向東南方向進擊,目標直指莫斯科——伏爾加運河,赫普納第4裝甲兵團在其南麵齊頭並進。而在莫斯科南麵,古德裏安的第2裝甲集團軍也向北推進,直指莫斯科以南的卡希拉。克魯格第4集團軍從莫斯科西麵擔當正麵進攻,掩護兩邊側翼的坦克集群迂回進攻,正麵的進攻由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包克元帥親自上陣指揮。夫人待在西姆基,隻能靠收聽莫斯科的無線電廣播電台來了解戰況的發展。在夫的大力督促下,西姆基工人營的編製內人員,全部於11月16日前完成了軍事訓練,西姆基的防線也建立了起來。從西姆基森林通往西姆基工廠區的道路已經被反坦克三角障礙物封堵住,並埋設了一些步兵地雷形成雷區,在風雪天氣下要想穿越被封堵的路段將極為困難。第一道防線設在驛站馬棚通往莫斯科運河的道路沿線,該道路已用反坦克三角障礙物人為改變了走向,由較為筆直的道路變成左右彎曲迂回的僅供一輛車通過的道路,像坦克車這樣的車輛要想通過,速度將變得極為緩慢。沿著這條修改過的道路兩側,夫設定了多個有利於反坦克槍手狙擊坦克的火力點,火力點的分布呈交錯狀,可向道路的多個方向射擊。第二道防線位於驛站馬棚與金屬製品廠之間的地段,針對這個地段上小土坡及小樹林分布廣泛的特點,夫精心設定了類似國際象棋棋盤模式的多點位狙擊火力網,一旦敵人的車輛及步兵進入該地段,將會遭受多個方向上火力攔截。第三道防線位於金屬製品廠的前麵,挖了一條一百米長五米寬,前淺後深的反坦克戰壕。戰壕的後麵,工廠大門的兩側,也有反坦克三角障礙。夫現在是穩坐西姆基,隻等德軍來。但夫還有些擔憂西姆基的兵力不足,通過私人途徑,向德別克斯夫教官寫了封信。此時德別克斯夫教官已經前往莫斯科市內的一間坦克廠任職,夫在信中希望對方,能想辦法幫忙搞來些重武器,哪怕是一兩門小口徑火炮也好。在11月20日的時候,夫得到了德別克斯夫教官的回信,信中的內容,令夫喜出望外。德別克斯夫教官因其極強的改裝坦克的能力,才上任幾天就得到上級的重用,專門負責對現有的坦克進行改良設計,並動手製造試驗車型。德別克斯夫教官在信中說,他已經向上級建議,將在11月底12月初,率領一支由三到五輛試驗型改良坦克組成的坦克小分隊,到西姆基進行模擬演習,以測試新坦克車型的性能。這個消息讓夫興奮了一整天,原本隻是想搞一兩門小炮,沒想到卻是一支坦克小分隊,尤其可貴的是,這些坦克車還是新型號試驗車,相信其戰鬥力隻會比現有的坦克更強。在11月下旬,整個莫斯科地區的戰役進行得十分慘烈。在莫斯科以西的戰場正麵,蘇德雙方以大量的步兵及火炮部隊,進行持續的消耗戰。蘇軍西方方麵軍司令朱可夫,集中了最精銳的部隊,寸步不讓地頂住了納粹軍隊的步步緊逼,甚至還實施了兩次反擊戰,致使在該方向上德軍進攻的效果不大。真正對莫斯科市構成實質性威脅的是,從南麵進攻的古德裏安第2裝甲集團軍及從北麵進攻的赫普納第4裝甲兵團的部隊。蘇軍西方方麵軍司令朱可夫大將,在11月29日下達了全線反擊德軍的命令,而德軍也在30日下達了不惜一切攻進莫斯科市的命令,蘇德兩軍展開了莫斯科會戰的大決戰。30日清晨,小雪初停,寒風依舊,氣溫在零下十五度至零下二十度左右。如此寒冷的天氣,人從口裏吐出的熱氣,甚至能在帽簷處結冰,就算全身裹在厚厚的棉衣裏,夫坐在雪橇上依然感到寒冷,用瑪利亞寄給他的毛線圍巾,把自己的頸脖臉麵也包起來後,感覺才好了些。這天夫沒有像往常那樣帶領巡邏隊在西姆基巡邏,而是在通往莫斯科市的一條道路的路口等待,這一等就是半個小時。“看,前麵有車隊駛過來了!”正當夫覺得無聊的時候,營裏的向導別列佐夫同誌,用他手上敢雪橇的杆子指了指有霧的道路。“把馬燈點亮拿給我。”聽到向導的提醒,夫馬上來了精神,讓其把兩盞馬燈點亮,夫親自拿在手上,向前方的車隊打燈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