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兵出西姆基(1 / 2)

“是的,如果敵人的重炮部隊就部署在苔原上,明天西姆基遭到炮轟的幾率將會很大。”見巴米揚老頭心事重重地走進來,**夫肯定地點了點頭,重複了他剛才說的話。

“那依你之見,我們應該怎麼辦?”巴米揚老頭已經在西姆基生活工作了二十多年,對於金屬製品工廠和工人們,都有了很深的感情,他是絕對不願意看到**夫所說的情況發生,沉聲詢問**夫解決問題的方法。

“雖然我們還不能完全確認苔原上部署了德軍重炮部隊。”見巴米揚的態度與葉留申科的態度不同,比較重視自己的意見,於是**夫就認真地說到:“但是為了確保西姆基的工廠及工人們的安全,我認為很有必要組織一次短途突襲行動,用雪橇隊運送五十名反坦克步兵連的民兵,到苔原上探一探敵情。”

“如果苔原上真的有敵人的重炮部隊,我們就想辦法把他們趕離苔原。如果苔原上沒有敵人,那麼就當作一次拉練,提高一下民兵的戰鬥力。”**夫又進行了一些戰術上的補充:“北麵通往伐木場的道路雖然被封堵,但我們可以從一條偏僻的小路繞過去。”早在封堵道路及布置雷區的時候,**夫就留了後手,營部的向導別列佐夫知道一條避過雷區的小路。

“那就按照你說的辦吧,但要保證參戰的工人們,不能有大的傷亡。”巴米揚老頭是名義上的工人營營長,他點頭同意了**夫的作戰計劃,希望固守西姆基的葉留申科想說些什麼,可是卻被巴米揚揮手製止了。

“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是我的軍事宗旨。”**夫是不會打沒把握的仗的,對於使用雪橇隊在一定距離內快速投送民兵力量,他在戰前早就有了相關的預案,缺的隻是兵力投送的地點而已。

三個人又商討了一會具體的行動計劃,最後決定在明天黎明時分,實施這個兵出西姆基,突襲苔原的行動方案,並立即著手戰鬥的準備工作。

**夫負責在反坦克步兵連的人員中挑選五十名戰鬥力強的民兵,並把他們召集起來詳細講解戰鬥行動的細節。巴米揚負責為突襲隊湊齊槍支彈藥,葉留申科負責搞來足夠的白色雪地服裝,並把拉雪橇的狗都喂飽。

黎明時分,二十多輛狗拉的雪橇,及五十名工人營民兵,在營部的鐵皮屋前的道路上集合。所有參戰的民兵,都穿上了適合在雪地野外偽裝的白色服裝外罩,這些外罩大多數都是用白布臨時縫製的,更像是鬥篷。

為了便於完成這次戰鬥,**夫讓這五十名民兵都使用反坦克武器,其中拿反坦克狙擊槍的隻有十人,其餘人配備的都是步槍,並選了十名槍法比較準的民兵,在他們的步槍上裝上了瞄準器具。用反坦克槍的人帶一顆手榴彈,用步槍的人帶三顆手榴彈。**夫自己除了拿支步槍外,還在雪橇上帶了兩個三公斤的炸藥包,以作備用。

“同誌們,這次兵出西姆基,所有人都必須做到令行禁止,聽命令行事,行動中不得隨便亂說話,注意觀察周圍的情況,不要遠離隊友,互相之間保持在視線範圍之內,沒有命令不得亂開槍。”在隊伍出發之前,**夫再次強調了一下軍紀,要帶來民兵對德軍高突襲,軍紀十分重要,**夫明確地說到:“誰要是在行動中不聽我的命令,可不要怪我手中的槍不認人,就地執行軍法!都明白了嗎?”

“明白!”經過昨天白天的戰鬥後,這批民兵的素質有所提高,聽了**夫的訓話質問後,能齊聲回應。

“好!上雪橇,出發!”**夫用力揮舞手臂,示意大家開始行動。拉雪橇的狗早就套好,大家紛紛坐上可供兩至三人乘坐的雪橇,在黎明的夜色中,朝著北麵的森林進發。

工人營營部向導別列佐夫,帶著偵察班的人在前麵帶路,民兵們選擇前進的路線,並不是通往伐木場的道路,而是一條平時獵人們進森林狩獵的隱蔽小路,其實也算不上是路,隻是能夠讓狗拉雪橇越野通過而已。

入冬後,莫斯科附近已經下了好幾場雪,11月底12月初氣溫一直保持在零下15度之下,深夜時分氣溫經常降至零下20°,這絕對稱得上是個嚴冬。嚴冬改變了戰爭的進程,對蘇德兩軍都造成了影響,但蘇軍在越冬方麵的準備較為充分,而德軍則受嚴冬拖累更為明顯。

坐在雪橇上,穿行在雪地裏森林中,行進中並不是一路順暢的,時不時遇上複雜的地形,工人民兵們還需要下雪橇徒步翻越,過了複雜地形後才重新坐上雪橇,讓狗拉著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