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刺李(1 / 3)

‌‍‎‏

「桂枝。「譚平功看著妻子,長長歎了口氣,「以我的人脈,想要秘密聯係上重慶方麵的人,確實不太難。」

他低頭看著茶盞出神,「相信重慶方麵會非常樂於接收這筆款項的。」

譚太太名桂枝,鄭桂芝。

聞聽丈夫之言,譚太太高興的點點頭,「老爺,事不宜遲,明天就.……」

「可以做,卻不能啊。「譚平功說道,「我受潘老弟所托,要將這筆錢親手交到新四軍手中。」

譚平功本來猶疑的神情似乎也隨著這番話變得堅定,「受人之托,此為個人義氣,國難當頭,我雖怕死卻當不畏犧身,此乃家國大義。」

他抬起頭,看著自己的妻子,「桂枝,我蹉蹌半生,與銅臭為伍,也難言造福桑梓,若是再做這有愧友人之義、違背家國大義之事,恐日夜難寐,餘生不得安穩。」

譚太太也是動容,她看著自己的丈夫,這位埋頭商事,甚至有些錙銖必較的丈天,那事事圓滑的麵孔,此時此刻竟然有了一股難以言表的氣勢。

「老爺,聽您的。「譚太太說道。

「就恐會連累你和家裏。「譚平功苦笑一聲說道。

「夫妻本一體,國難當頭,豈有獨戶苟存之理。「譚太太也是堅決果敢之人,在丈夫作出決定之後,這位紹興府當年的大家閨秀也是莞爾一笑中,頗有幾分巾幗之英氣,「老爺是一家之主,聽您的。」

「得妻如此,夫複何求!「譚平功握住妻子的手,連連說道。

他看著妻子,「我會想辦法去聯係那邊,桂枝你帶著念兒且暫回餘姚老宅。」

譚平功知此事凶險,他雖心中驚懼然則義之所在,不可不為,卻是擔心家人。

目前上海這邊除了妻子外,還有幼子,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安排她們娘倆帶著家中下人暫回餘姚老宅。

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下旬,杭州淪陷,***退至錢塘江南岸一線守衛。

此後至今,約一年半的時間裏,敵我態勢為:錢塘江以北的杭嘉湖平原地區,由日軍占領。

錢塘江以南的紹興、寧波、金華、衢州、溫州、餘姚,麗水等廣大地區,仍為國統區。

其間在錢塘江南岸有一些戰鬥發生,但國黨軍隊基本能控製錢塘江以南、以東的廣大地區。

寧紹地區緊鄰錢塘江,戰時前線。

餘姚地區在寧紹後方,當更加安穩一些。

聽到譚平功這般說,譚太太臉色變了,她擔心的看著丈夫。

不過,譚太太終究不是感情用事的無知宅婦,當此國難當頭、民生飄零之時,便是麵臨生離死別的場景,似乎也逐漸習以為常了。

「我就對外說要準備回祖宅春祭。「譚太太點點頭,「這幾天就吩咐家裏去采買物品,以備歸鄉之用。」

「甚好。「譚平功點點頭,他看了一眼比自己年輕十餘歲的妻子,心中愈發滿意,餘姚鄉民常說他譚平功豪擲千金娶桂枝是看上了其顏色,卻哪裏知道自己這位妻子秀外慧中,當得上巾幗須眉四字!

「你之前不是說要去霞飛路的那家成衣鋪子訂做衣裝麼。「譚平功想了想說道,「這兩天就去訂做兩套衣裝。」

「既然準備歸鄉,宜早不宜遲,這幾天就回去了,現在去訂做衣裝,時間上也來不及。「譚太太搖搖頭。

「訂做夏裝,交了定金,就說等從餘姚老宅回來後取。「譚平功沉聲說道。

「曉得嘲。「譚太太顰眉,她本便是聰明伶俐之人,即刻便明白丈夫的意思了。

此舉意在迷惑外人。

.......

車子

緩緩地行駛在霞飛路的夜色中。

車簾是拉上的。

在一個巷子口,車子停下了,後排車門打開,程千帆快速下車,隨手輕輕關上車門,很快便消失在巷子裏。

李浩則立刻開車離開,以迷惑敵人可能的跟蹤。

程千帆穿過巷子,右轉,進入另外一個弄堂,然後再左轉,進入一個巷子,複前行百餘步,來到一處石庫門民居,拿起門環輕輕敲了三下,然後等候十秒鍾後,又敲了一下,不過這一次不是用門環,而是用掌心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