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涿縣城外的小河邊,幾個五六歲的孩童正在玩耍,他們時不時的用小木棍在河邊的地上戳幾下。
現在是二月份,但是溫度也已經回升,雖然涿縣地處幽州,但是地麵也早已解凍。
那些小孩子從翻起的泥土中時不時的撿起一兩條黝黑細長的蟲子在手裏把玩。
讓薑林眼睛發亮的東西,正是那些孩子手中的蟲子,也就是蚯蚓,當然在這個時代,這蚯蚓名為地龍。
得益於前世的信息大爆炸,薑林之前無意間曾在網上瀏覽過一個養雞的帖子,上麵介紹的就是利用蚯蚓來養雞。
薑林當時對這個事情頗為好奇,也就仔細的閱讀了一遍,裏麵大致的內容就是利用牲畜的糞便等一些東西來大肆的飼養蚯蚓,然後再用蚯蚓來飼養雞,同時蚯蚓的糞便還能用來肥田。
薑林之前隻是一時間沒有想到這個事情,但是在他看到河邊那些小孩子手中的蚯蚓時,頓時就想到了這個事情。
想到這裏,薑林轉身就往涿縣城裏麵走去,既然薑林打算今後利用蚯蚓來養雞,那麼他現在自然是要做些準備的。
回來涿縣縣城的薑林並沒有直接返回家中或者豬雜湯攤位,而是來到了西市一間木具店,找到了木工王師傅。
薑林要打造幾個長長的木箱子來養殖蚯蚓,等培育的蚯蚓數量足夠之後,薑林會直接弄一塊土地來養殖。
這木箱子很簡單,隻是把幾塊木板裝在一起而已,不到半個時辰,王木匠就按照薑林的要求弄了五個兩米長半米寬的木箱子。
薑林一共付了五百錢,就讓王木匠的一個徒弟趕著牛車幫自己把五個木箱子都給運到家。
等薑林到家的時候,母親薑陳氏他們還沒有收攤回來,今天是牛馬開市,街上行人比往常要多上一兩倍,這下午結束的時間也會晚一些。
薑林和王木匠的徒弟王大牛一起把木箱子抬到院子裏安置好之後,王大牛就趕著牛車離開了。
薑林也沒有在家裏多待,等王大牛走後,薑林也離開了院子朝著西市牛馬聚集的地方走去。
等薑林剛到牛馬集市的時候,他就聞到一股難言的惡臭,薑林強忍著嘔吐的感覺走了進去。
這個時代對於衛生並不會太過於在意,所以整個牛馬聚集的地方,每隔三五步就會有一坨坨穢物。
也隻有等到當天牛馬集市結束之後,所有的牛馬都被各自的商人帶走之後,這邊的管事才會派人草草的打掃一下。
其實不單單是大漢這個時代這樣,整個古代封建王朝對於這些牛馬糞便的處理都不是很上心的。
華夏還好,在一些大城市或者大的家族裏麵還有一個專門的職業名為夜香公,他們就是專門處理糞便的。
而在一戰時期號稱日不落帝國的鷹國,直到工業革命時期,整個首都倫敦都是彌漫著一股惡臭,就是一些達官貴人都會在路邊隨意解決自己的五穀輪回之物。
薑林轉了一圈,然後就找了幾個在此找活計的流民,告訴他們自己現在在收這些牛馬的糞便,一錢十斤。
那些流民聞言大喜,立馬開始在集市裏麵收集這些牛馬的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