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董卓遷都(1 / 2)

董卓高坐在主位之上,他朝李儒問道:

“文優,這薑林竟然如此的囂張,你可有應對的方法?”

李儒思索了一下,然後說道:

“嶽父大人,這想要收拾薑林簡單,但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怎麼應付這幾十萬關東聯盟!”

董卓聞言有些不滿的說道:

“這要怎麼應對,難不成他們還能攻破虎牢關或汜水關不成!”

“嶽父大人,他們這十九路諸侯占據天下幾乎半數的土地和人口,他們的背後有媛媛不多的士兵和糧草的支援,所以僵持的時間久了,最後失敗的肯定是我們!

這司隸地區除了洛陽周圍的這些關卡外無險可守,如果聯盟大軍把洛陽附近都給圍起來,我們幾十萬大軍和洛陽城內的百萬人口的糧草從哪裏來?

雖然洛陽為東都,儲備了不少糧草,但是我們如果被困在這裏,不出一年,我們就將糧草耗盡。

到那個時候,根本就不用聯盟大軍攻擊,我們內部就會生亂!”

董卓聽李儒這麼說,他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他把收拾薑林的事情放在了腦後焦急的問道:

“文優,那此事可有解決的辦法?”

“嶽父大人,近些天在洛陽坊市有童謠唱:“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我在想這西頭一個漢說的應該是高祖皇帝立長安為京都,傳了十二位帝王。

這東頭一個漢,說的應該是光武帝剿滅王莽新朝,立京都於洛陽,到現在也正好是傳了十二位帝王。WwW.com

十二這個數本就應對輪回之數,而長安有函穀關天險,本就在我們自己的勢力範圍內,距離我們的大本營涼州也比較近,如果我們現在遷都長安的話,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董卓聽完李儒的話,越想越有道理,他感歎道:

“你說的不錯,我就說怎麼感覺待在這洛陽有些不對勁,我們這就回去商議遷都的事情!”

說完,董卓也不猶豫,他立馬帶著呂布和李儒等人返回了洛陽城,召集文武大臣商議遷都的事情。

那些文武大臣都是世家子弟,他們的根基都在洛陽,再加上長安百餘年來已經荒廢了,所以他們自然是不同意的。

但是董卓心意已決,他們的反對自然是毫無用處,但是對於一些反對厲害的大臣,貶的貶,殺的殺,於是便沒有人敢反對了。

於是李傕和郭汜便在董卓的命令下驅趕洛陽城的百萬人口從洛陽出發朝長安趕去。

為了防止百姓半路逃脫,李傕是安排一隊百姓,一隊士兵人,然後再一隊百姓,一隊士兵這樣排布,讓士兵來監督百姓。

這些士兵都是西涼兵,他們跟著董卓在西涼燒殺搶掠習慣了,所以在前進的過程中,他們如果看中了百姓的某些東西,直接就搶,不給就閃人。

還有一些士兵看上了別人的妻女,也是直接淫辱,但凡百姓們有一點點反抗,直接就殺了人全家。

所以在他們行進的道路旁邊,躺滿了一個個死不瞑目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