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的這些冀州騎兵有些進退兩難,他們都是輕騎兵,麵對陷陣營這種烏龜殼加刺蝟一樣的陣型,他們根本就沒有破陣的方法。
陷陣營陣型裏麵的那些弩手並沒有停止射擊,一根根索命的弩箭從盾牌的縫隙中射出,帶走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看著那些不斷死亡的袍澤,還有這無處下嘴的烏龜陣型,冀州騎兵再也忍受不住,崩潰了。
兵敗如山倒,任憑後麵的淳於瓊如何呼喊嗬斥,都沒有阻擋這些騎兵的潰敗。
淳於瓊一看不行,如果自己再不撤,等自己前麵的人都撤了,那麼自己就成了活靶子,於是淳於瓊也調轉馬頭開始了逃跑。
淳於瓊這一撤,就如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有騎兵都開始瘋狂的逃竄。
淳於瓊帶著一千冀州騎兵進攻,但是前後不到一刻鍾的時間,他就折損了一半的兵馬,倉皇潰逃,這一幕直接把後方的袁潭給看呆了。
高順看著敵騎撤退,臉上不悲不喜,他冷聲下令:
“連弩換槍,繼續進攻!”
“唰!”
內圍的陷陣營士兵立馬把諸葛連弩背在後背上,然後換成長槍,外圍的那些盾兵也舉起鐵盾,繼續朝先登死士的方向進攻。
薑林看到陷陣營的表現不住的點頭,陷陣營果然不愧為三國最精銳的步兵之一。
能以步兵戰勝數量比自己還多的騎兵,別說在三國,就是在整個華夏幾千年的曆史中都沒有幾支軍隊能做到。
不過為了訓練出陷陣營這支精銳,薑林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無論是一人高的巨大鐵盾,還是士兵那全身的鎖子甲,都是巨大的開銷。
甚至培養一名陷陣營士兵的開銷並不比一名玄甲重騎要小多少。
要不是薑林在幽州發現了幾個鐵礦,還真不一定能負擔的起。
薑林也是明白,為什麼曆史上陷陣營一直都是六七百人,一方便是高順的統領能力,另一方便也是開銷太大,負擔不起。
雖然高順一直在劉鑫麾下,但是這些軍隊的開銷基本上都是薑林在承擔,畢竟這些軍隊都是隸屬薑林。
“傳令徐晃,跟在陷陣營後麵進攻!”
薑林命令下達,徐晃立馬帶領麾下大軍緊緊的跟在陷陣營的後方。
高順沒有在意後方軍陣的變化,他眼中隻有前方的先登死士陣型,他得到的命令就是擊破對方。
陷陣營有死無生,他隻要還有一口氣在,隻要陷陣營還有一名士兵在,他們的眼裏就隻有軍令,不死不休!
陷陣營和先登死士的距離越來越近,一百米,八十米,五十米……
鞠義經過大小無數次戰役,但是從來沒有一支軍隊能給他這麼大的壓力,從來沒有。
一滴汗水從額頭上滑落,鞠義長劍猛的一揮:
“射!”
先登死士手中的強弩立馬射出一支支鋒利的箭羽,五十米的距離轉瞬即至!
但是鞠義寄以厚望的強弩並沒有取得他想要的戰果,大部分弩箭都被鐵盾擋下,剩下的箭羽射在陷陣營士兵身上也被厚厚的鐵甲抵擋,隻有少數的幾人哀嚎著到底。
先登死士手中的強弩並不能連射,一次射過之後,短時間內就無法再射,而高順等到就是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