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命令自然是沒有人反對,最後袁紹在下曲陽留下一萬兵馬駐守,然後帶著八萬大軍直奔無極縣。
這八萬兵馬行軍,自然不是一窩蜂的往前趕,也還分為先鋒,中軍和後軍。
袁紹自然是帶領一眾謀臣坐鎮中軍,先鋒是同為五大將之一的高覽帶領的一萬冀州軍,後軍的將領是張頜。
同時袁紹擔心自己的八萬兵馬人數不夠,他下令讓駐守在河間郡的文醜帶三萬兵馬來支援。
如此一來,袁紹麾下就有十一萬冀州精銳,於此同時,還有駐守在盧奴城顏良的五萬兵馬。
這麼粗略的一算,等文醜三萬大軍趕到的時候,中山國這個地方就聚集了冀州十六萬的兵馬。
這幾乎也是袁紹手中暫時能調動的所有兵馬了,他與薑林的這一戰,也關係到未來幽冀兩州的走勢。
如果袁紹兵敗,那麼冀州就會成為薑林的囊中之物,但是如果薑林失敗了,那幽州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落入袁紹的手中。
在袁紹帶領八萬大軍趕往無極縣的時候,薑林也及時的收到了消息。
思索了片刻之後,薑林直接讓人把鞠義叫到了麵前。
上次袁潭帶領的一萬冀州精銳被擊潰後,除了跟著袁潭逃回去的數百人,其他的冀州兵不是戰死了就是投降了,其中就有一部分先登死士。
本來八百人的先登死士,因為先被陷陣營給擊破陣型,隨後又被徐晃帶著麒麟衛衝鋒,死傷慘重,最後投降之後,一清點,隻有三百多人還活著。
這三百多人自然是被薑林都劃給了鞠義統領,薑林本來是打算給他補齊八百人的,但是被鞠義給拒絕了。
他們先登死士之所以那麼強悍,除了令行禁止之外,將士們之間的默契也是十分關鍵的。
如果貿然加入一些新兵進去,反而有可能破壞這種默契,影響戰鬥力。
所以要想給先登死士補充新鮮血液,必須等戰爭結束之後,讓他們一同訓練數月的時間,如此才能心意相通,配合無間。
而現在袁紹顯然是不可能給他們幾個月的時間讓先登死士慢慢磨合,所以鞠義才會出口拒絕。
這先登死士是鞠義一手訓練出來的,自然是鞠義對先登死士更加了解,所以鞠義拒絕之後,薑林也就沒有再說什麼。
這段時間鞠義在薑林麾下過的也是相當的快活,鞠義感覺無論是是薑林這個主公還是典韋,許諸這些武將,就是郭嘉這些謀臣沒有把他當做外人。
他們之間玩笑打罵之事也是時常發生,這種感覺和在袁紹麾下小心謹慎的日子完全不一樣。
甚至是麒麟衛中的很多秘密武器對於鞠義都沒有隱藏的意思,完全沒有把他當做一名新投降的敵將,而是真正的當成了自己人。
鞠義感覺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因此他對於薑林的忠誠度也是不斷的上漲。
此時的鞠義頗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他甚至都有一點渴望袁紹早點攻來,這樣他才能為薑林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勇武。
說到底他是一名武將,所有的尊嚴要靠自己在戰場上爭取,因為隻有這樣,麵對幽州上下的熱情,他才能心安理得。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