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虎嘯庫爾斯克 第二十一章 逆襲
一九四三年七月四日十八時,庫爾斯克蘇軍中央方麵軍司令部。
朱可夫在得到劉七竟然來前線的時候,二話不說就坐著飛機趕到了庫爾斯克。說實在的,劉七雖然中了朱可夫的疑兵之計,但是朱可夫卻始終感覺劉七是一個十分可怕的對手。朱可夫從在遠東教訓過日本兵之後,朱可夫基本上就已經成為了一個能從全麵戰略方麵思考問題的軍事家。這軍事一帶家那可就了不得了,這就與其他的將領相比就明顯的上升了一個等級。
此時朱可夫的腦中思考的也都是戰役的布局,兵力的部署以及對整個戰爭的進程這些方麵的問題。而什麼部隊傷亡慘重,某處陣地被德軍這些事情朱可夫一般都不再去心。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境界的問題,就好像你還才是一個脫離溫飽的暴發戶,而人家朱可夫都以及開始去“恩著雨露,普度眾生”了……
層次上的差距也讓朱可夫的軍事指揮造詣變的十分的出天時地利這些非人為因素也逐漸成為了朱可夫軍事指揮中的一部分。在莫斯科戰役與斯大林格勒戰役時,這朱可夫都十分巧妙的把進攻的時機設定在天氣突然發生大的逆轉時,結果使從各個方麵都不如對手的蘇聯紅軍取得了勝利。這正應了三國中那位孔大能的話:“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不曉yin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雖說現代戰爭的戰爭方式已經改變,冷兵器短兵相接的方式已經轉變為了遠距離金屬與火之間的對撞,往往科技在戰爭中要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可是這天文地理卻依然會在戰爭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朱可夫早年也曾看過俄文版的《孫子兵法》,也就很自然的在用兵之時考慮到很多的因素。
在朱可夫被任命為第一特別方麵軍總指揮時,朱可夫對自己的對手安德裏這位年輕的德國黨衛軍中校並沒有太過於重視。朱可夫詳細的研究了從斯大林格勒一直到奧倫堡這一路上劉七的所作所為,甚至連劉七給羅科索夫斯基留下的那十幾快寫著‘德國第六集團軍由此向西’的牌子朱可夫也都仔細的看了看。最終朱可夫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德軍這隻部隊的指揮官相當的狡猾,而且也相當的有智謀,在指揮作戰時偏愛使用yin謀詭計。
雖然這些yin謀詭計在別人眼中都十分的齷齪,但是朱可夫卻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不過作為對手而已,朱可夫又感覺這名年輕的德軍指揮官是十分危險的,這種危險來自於朱可夫那十分敏銳的軍人的直覺。
在劉七帶著三萬多雜牌部隊硬是衝破了朱可夫布下的天羅地網時,朱可夫很有點對劉七惺惺相惜的味道。朱可夫沒想到自己上百萬大軍竟然沒有取得最後的全勝,在付出了二十多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後,還是讓劉七給逃了出去。這正是應了那一句話,在絕對的力量麵前,所有的yin謀都會被擊的粉碎。可是朱可夫不明白這劉七隻有區區三萬人,這怎麼反倒成了絕對的力量呢?
這次朱可夫一聽到當初那個從自己手心中逃跑的家夥竟然來到了前線,這心裏當時就不由是一陣的緊張。朱可夫本來就很擔心著德國武裝黨衛軍的動向的問題,生怕這會是德國人給自己搞的聲東擊西的yin謀。而現在劉七的出現,更是讓朱可夫心中的擔心加劇了起來。
朱可夫跟羅科索夫斯基詳細的討論了庫爾斯克突出部正麵所能出現的每一種意外情況。但是不管兩人怎麼去分析,這德國人想要從正麵突破的幾率都不是很大。要想從正麵突破,先不說蘇聯紅軍布置的數道牢固的防線,就是從距離上也遠遠不如從南北兩部進行攻擊來的劃算。而且在正麵防線上除了德軍第二集團軍的防守部隊外,唯一能集結到一起的就隻有這德國武裝黨衛軍的部隊了。但如果說要憑借著區區數萬人就想突破蘇軍的防線,這朱可夫是不大相信。
可是這劉七當初隻有三萬人就敢硬衝蘇軍數個集團軍的防線,而且還成功的突破了。這就不能不如朱可夫心裏有些糾結。萬一這德國愣頭青跟當初一樣不顧一切的打了進來,那事情可是有點不大好辦。現在蘇軍中央方麵軍和沃羅涅日方麵軍都把防禦重點放到了南北兩部,這正麵反而成了薄弱地段(相對而言)這要是打起來,南北兩邊打的正熱鬧著,你劉七再從別的地方捅上一刀。你說這不是要了人的老命了嗎?
朱可夫是想借德軍的手削弱一下這兩個方麵軍的實力,但是卻不代表朱可夫想輸掉眼前的這場戰役。朱可夫是想等著兩個方麵軍跟德軍拚的差不多了,然後再用草原方麵軍作為生力軍,趁給德軍致命的一擊。可是你說眼下劉七這個在朱可夫眼中跟生疙瘩一樣的家夥出現在前麵,這朱可夫能不擔心才怪。
這劉七可是沒少幹那些拳打死老師傅的事情。從羅科索夫斯基到布瓊尼再到鐵木辛哥,都是栽在了劉七的手上,直到現在鐵木辛哥元帥還一直住在莫斯科的醫院中,連陌生人不能見,更別說去指揮軍隊作戰了。就連朱可夫在圍剿劉七時,一不留神就讓劉七了個反間計,冒充內務部的軍官,騙的那位薩馬拉城的城防司令跟崔可夫幹了起來。朱可夫想想這些就感覺頭就有些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