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虎嘯庫爾斯克 第四十章 鋼鐵與鋼鐵的對決(1 / 3)

一九四三年七月十三日,七點四十二分。()庫爾斯克城西十五公裏。

蘇軍坦克第2集團軍,坦克第18軍,近衛坦克第4軍,近衛機械化第3軍一共2033輛坦克和八萬名步兵發動了對黨衛軍第2裝甲軍的反擊。

雙方誰也沒有留手,一上來就進入了白熱化狀態。一場鋼鐵之間對決至此拉開了大幕。

羅科索夫斯基和崔可夫等幾個人站在距離戰場主戰場大約五公裏的位置的一處高地上,用無線電向著前方各個坦克旅下達著作戰任務。雙方的坦克履帶掀起的塵土直接就拖入了雲端,看上去就像是一場沙漠中的塵暴一般。

蘇軍一方的所有人都對這場大戰報以了絕對的自信心。因為著一次集結兩千輛坦克隻是進行一次局部戰鬥,這是絕無僅有的。盡管德軍坦克比蘇軍一方從性能上要優越,但是這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已經奠定了蘇軍就是三輛換德軍一輛蘇軍都還是要多很多勝算。

黨衛軍第2裝甲軍衝在前麵的是帝國師,派瑞斯中將這次沒有在後方進行指揮,而是指揮著手下的第505重型坦克營衝在了前麵,並且還是打頭的第一輛坦克。派瑞斯中將已經和他的手下已經兩天兩夜沒有合眼了,為了在一天之內的時間通過那片爛泥塘,帝國師砍光了方圓二十公裏的所有的樹木。硬生生的用樹木在爛泥中墊出了一條通道。後來因為砍樹的速度跟不上推進的速度,有很多樹木都是用坦克撞倒的,因此很多沒有撞樹經驗的坦克手都被撞的鼻青臉腫的。

一路上還遇到了許多塌方的位置,架設橋梁,回填砂石的手段根本就來不及。後派瑞斯中將一咬牙讓手下的t-34坦克或者少數剩餘的四號坦克開進了坑中,把坦克當成了墊腳石。這一路上光是用來填坑的坦克就達到了18輛,也就是靠著把坦克當墊腳石這種精神。黨衛軍第2裝甲軍終於在一天之內奇跡般的穿過了那片隻剩下到處都是腐爛屍體的死亡之地。

首先與黨衛軍第2裝甲軍帝國師遭遇的是蘇軍第2坦克集團軍坦克第13軍。在蘇軍近衛第3機械化軍的火炮集群的支援下,蘇軍坦克第13軍的兩個坦克旅一共304輛t-34坦克全部把油門轟到底提升到高,風馳電掣一般向著帝國師撲了過去。蘇軍這是采取的一貫的坦克海戰術,利用t-34坦克的速度優勢衝進德軍坦克群之中,然後貼近德軍坦克進行射擊。在數十米或者數米之內的射擊基本上不用瞄準,而且不必擔心炮彈會不會穿透對方的裝甲,因為在這樣的距離射擊,基本上沒有任何裝甲能夠抗住75毫米的穿甲彈的攻擊。

但是在經過多次戰鬥的洗禮後,帝國師的車組都已經熟悉了蘇軍的戰鬥方法,在相距還有兩公裏的位置,除了那些繳獲的t-34坦克以外,其他的坦克都在發射出了炮彈,頓時十數輛正在狂奔的t-34就像是中了定身魔法一般,狠狠的向後一頓,緊跟著就暴燃了起來。

此時羅科索夫斯基伸手拿起了從參謀手中拿過了一份大比例的軍事地圖,然後指著幾公裏外雙方坦克正在激烈交火的地方說道:“這個地方以前是做什麼的,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大豆。”這羅科索夫斯基對自己手下的坦克被打的冒煙起火一點也不關心,相反卻關心起了這地上種的大豆,這不能不說羅科索夫斯基已經擁有了合格的大將風度。

旁邊的參謀看了看羅科索夫手中的地圖後,又翻了翻一個記事本後回答道:“司令員同誌,這裏是庫爾斯克國營共青團十月農場,他們今年在這裏一共在這裏種植了三千公頃的大豆。”

羅科索夫斯基點了點頭說道:“我父親在我很小時就去世了,我母親一個人拉扯著我和我哥哥,我記得每到大豆收割的時間,我哥哥就會帶著我一起去城外的豆田中撿拾那些掉在地上的豆粒,我那時把這個當成一個很好玩的遊戲。”說道這裏羅科索夫斯基話鋒一轉說道:“這些可惡的法西斯竟然用坦克的履帶把豆苗都給碾倒了,等戰鬥結束後我一定讓那些俘虜挨個把掉在地上的豆都跟撿起來不可。真是太讓人生氣了……”

羅科索夫斯基的話確實很能緩和蘇軍的緊張氣氛,大家都跟著一起笑了起來。本來的一絲因為德軍突然到來的緊張的感覺已經全部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後麵的氣氛雖然輕鬆了許多,但是卻擋不住數公裏之外德軍那連續不斷的坦克炮的射擊之聲。就這麼幾分鍾的時間,就有超過50輛t-34/85已經變成了火球。

中央方麵軍的參謀長達諾科夫頓在一旁有點惋惜的說道:“早知道這樣我們就應該弄一些喀秋莎來,我想喀秋莎的高密度打擊一定會讓德軍的坦克知道厲害的。”

達諾科夫頓的話得倒了在場的人一片的讚同之聲,羅科索夫斯基笑了笑說道:“我們應該知足了,要是沒有火箭炮集群在北麵對德軍的打擊,那德軍的坦克估計早就肆無忌憚的衝到了庫爾斯克了。”

正在所有人都看著羅科索夫斯基談笑風生一派名將的神采而準備錦上添花時,崔可夫卻發表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論調:“……這好像有點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