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看了一夜的說明書,才把製炭和製陶看個大概,主要是這個說明書太學術了,吳浩對比著上麵寫的文字,研究著現有的技術和材料。確定了燒炭的窯怎麼挖。
燒炭可以直接找一個半山窯較為平坦的地方,挖出來一個窯洞,洞口很小,洞內空間很大,上麵留出煙筒。整座炭窯長約5米,窯肚最寬處有2米,窯的最高約1米,窯內底部鏟平、踏實。
將砍下的樹都鋸成大小相等的樹段,然後整齊地碼放在炭窯裏,在木段上麵覆蓋柴草和黃泥,用柴火點火之後,用幹柴烈火烤裏麵的木段,從濕烤到幹,窯洞裏冒出的煙,幾個晝夜之後,燒到青煙都不見了,就可以用黃泥封窯了。m.X520xs.Com
封窯七天後就可以開窯透氣,再冷卻三天,也就基本告成,估摸燒一窯木炭前後需半月之多。隻是是否能成功,吳浩也表示愛莫能助了,這東西封窯的時間、開燒的時間、火和溫度的,柴的擺放都有很大有關係,隻有老師傅才能知道要如何做,吳浩隻能祈禱達可以實踐出來。
否則過火了,炭就成了灰,欠火了,就燒不成炭。
不過炭燒完後,就可以用炭燒陶器了。
其實現在的溫度也能燒陶出來,隻是吳浩看著說明書,覺得可能是製泥的過程不對,沒有加入砂石粉末、草木灰等物質,無法加強黃土的粘性,所以才會裂開,而古月她們那裏可能是粘性更好的土,所以成型上要比隻用黃土要好上很多。
不過用炭燒更高的溫度也是有好處的,至少燒了來的陶會更加結實和好看。
隻是陶的窯又與燒炭和燒磚的不同,製成一個放陶的窯,上麵同樣有煙囪,而下麵則是填柴的位置。
陶製出來的過程比較繁瑣,在原材料上,其實原來流域那裏的紅土更好些,隻是當時沒有想到,黃土也可以,可以加一些材料以增加粘性,隨後還需要造型,製造的形狀要簡單,但是泥要細膩,經反複的摩挲造型使表麵磨光之後再去陰幹,一般要等陶坯陰幹之後才能進行煆燒。
火候高、陶土細,則硬度大,達燒不成可能就是這二點沒有做好。
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大同小異,一通全通的,吳浩反複的看著上麵的說明書,將自己的現代中看到的一些器皿畫了出來。
碗、鍋、盆、酒杯,雖然還沒有酒!
吳浩想著又畫了壇子,這東西可能會成為他們醃製鹹菜的重要物品。
如果能做一些醃菜,對他們來說可就更方便了。
冬天馬上就要到了,冬天這段時間正好可以燒陶和燒炭。
吳浩忙活了一夜,根本不覺得自己累,仿佛有了無限的精力。
天亮便直接起身向外走去。
“浩,怎麼了?有什麼事嗎?”花奴被驚醒懶懶地看了吳浩一眼,沒等吳浩回答便又睡了過去。
看花奴好像很累的樣子,吳浩也就沒有叫醒她,輕輕的走了出去。
看來族人們最近很累,隻是冬季前大家都忙,等到過了這段時間,可以給大家放鬆一下,好好休息幾天。
“達,”吳浩剛一說話,達就驚醒了,抬頭看向吳浩:“族長,有什麼事情嗎?”
“你過來。”吳浩帶著達走出了山洞,來到了外麵的磚窯附近。
現在燒磚都是24小時不停歇的,族人們輪班燒製。
吳浩過去的時候,族人剛剛燒好一窯磚,正在往出拿磚。
借著火光和微微亮的天亮,吳浩將自己總結出來的東西在地上畫給達看。
達一下子就驚到了,沒想到隻過了一夜,族長居然研究出了這麼多東西,他急忙地拿出了羊皮卷和炭筆,不停地記錄著。
族長不愧是族長,真不是一個古月能比的。
達這裏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對古月的推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吳浩是我族長我驕傲的思想中。
“這個陶鍋你可以試試,能不能做出來?如果做的出來,咱們就可以用陶鍋做飯了,不過不要貪心做得太大,先從小件做起。”
“你們可以在冬季下雪前,把燒炭的窯挖出來,再多挖出一個山洞來,冬天時候可以在洞裏麵燒製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