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二人請入帳內,分主賓落座,擺酒設宴。
酒過三巡,眾人交談甚歡,張繡、周瑜和孫策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三人的年齡都是二十三四歲,說話不用顧及太多,倒是隨意放開,毫無別扭之感。
孫策說話幽默,好玩笑;周瑜大雅風度,也不失說幾句俏皮話,增加不少趣味;張繡有後世的詩詞、笑話加持,倒比他們顯的更加幽默又不失風雅。讓孫策和周瑜引為知己的同時又佩服張繡的博學多才。
三人痛飲酣暢,他們又驚訝的發現張繡酒量驚人,大口喝酒豪爽率性,讓孫策讚不絕口地喝彩:“伯淵兄真是好酒量!”
三人約定,今夜隻交友相談,不論天下大勢。沒有了陰陽謀論,三人飲酒作樂痛快異常,酒至深夜,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帳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次日,三人酒醒,相視而笑。
下人送來洗漱用品,三人共用一盥(guan),可謂是關係密切猶如舊友。
等吃過早飯,升帳議事。
張繡為主居中上座,左邊第一手孫策落座,左邊第二手周瑜落座;右邊第一手文聘落座,第三手鄧芝,第四手魏延,第五手甘寧落座。
落座後,孫策和周瑜互視一眼,默不作聲。
他們都知道現在張繡軍中缺糧,本次升帳的目的自然是如何攻取廬江城,來解他的燃眉之計。他們昨日來時就猜測,張繡宴請他們的目的就是聯軍攻打廬江。
他們已經想到了條件:一,他們隻出兵佯攻,不主攻;二,打下廬江城後,除了糧草,其他的東西都歸他們所有。
文聘正襟危坐,眼觀鼻、鼻觀心。軍中糧草隻夠原本大軍使用,再加上張繡從壽春而來的八千人馬,根本不夠用,想來張繡是準備聯合孫策他們攻下廬江城來獲取糧草。
他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劉表的荊州距離廬江還有一些距離,打下來也守不住,肯定會被對麵的孫家得到,若是如此,他聯合的話隻能做佯攻,決不做攻城主力,讓孫策和張繡聯兵攻城。
落座後,張繡掃視在做的各位,聲音不急不緩總結征伐袁術的功勞:“諸君,本次攻城,我等聯心聯手攻破袁術,使得袁術抱頭鼠竄,正我大漢威嚴,如此功勞,諸君皆有一份……”
孫策一愣,他以為張繡再說攻取廬江城的事兒。回想昨夜的酒宴上,好像也沒有答應過說要聯合張繡攻廬江城。回臉與周瑜對視,他看周瑜也是一臉疑惑。
於是孫策立馬開口矯正:“宣候此言差矣,我等未曾出力攻城,如何能分得功勞?”
張繡擺擺手,大度地說:“既是聯軍而戰,功勞自然都有,如何能說沒有?伯符兄莫要推辭,此次攻城,伯符和仲業亦是主力也。”
文聘一聽連自己都拉上了,立馬開口:“宣候玩笑了,此次攻城對荊州軍利有幾何?豈能用作主力?伯符兄得城掠地,主力自當以伯符當先。”
孫策自然不願意了,心想:“缺糧草的又不是我們,憑什麼要我們當主力?”立馬反駁:“仲業此謬論也,缺糧草的又不是我軍,如何能做主力?”喵喵尒説
張繡一臉懵逼地看著文聘和孫策爭起來。
下麵的魏延、甘寧、鄧芝同樣的一臉懵逼,看著他們兩人鬥起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