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命劉勳、雷薄二將率軍出擊廬江城。
此時,張繡已經坐船離開了廬江城,讓孫策和周瑜獨自去麵對袁術的兵鋒。
孫策兵馬雖少,但有孫策之勇猛,周瑜之計謀,劉勳和雷薄二將豈能是他們的對手?
周瑜讓孫策領騎兵一千迎戰劉勳、雷薄。他引步兵一萬埋伏於雞冠嶺下的某個山穀之中。
孫策與之交戰,詐敗而逃。
劉勳、雷薄不知是計,率兵追殺孫策,進入山穀之中,兩側兵馬殺出,韓當、程普領兵馬斷其後路;劉勳、雷薄死戰而逃,其五萬部下降者不計其數。
此一戰,孫策穩居廬江城,占據廬江郡。
……
劉曄原是劉勳帳下之人,料定劉勳南下必敗,便找了個借口沒有去。
如今袁術每況日下,勢不能久,於是他寫信告知張繡曹軍動向,卻不料張繡居然還停留在皖城,並要他前往皖城對弈。
這不禁讓劉曄吃驚。
張繡這是真的不擔心南陽,還是說他有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能?
撚著胡須仔細思考,決定去看看,同時,腦海中不自覺地浮現那句振聾發聵的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點著頭說:“張繡真乃明主也。”
隨後便令家奴收拾了東西,坐馬車趕往皖城。行至半路,就聽說皖城已被張繡部下魏延攻破。
他笑道:“閆象避戰於皖城,不料被主公破城而俘。”
來到皖城門口,張繡早就得到消息,遠遠地在城門口迎接他。
劉曄受寵若驚,立馬跳下馬車,躬身而拜:“明公如此抬舉,曄惶恐。”
張繡珍惜劉曄的才能,笑容滿麵地說:“子揚能來,乃我之幸也,快快請進,內設薄酒,為子揚接風洗塵。”
眾人進城,擺宴吃酒。
劉曄撚著胡須,看著張繡問:“如今曹操南伐南陽之地,主公不趕緊回師南陽,反而安坐皖城,不怕曹操破城掠地乎?”
張繡笑了起來,說了兩個字:“糧草!”
這兩個字是劉曄寫信送給他的,張繡把這兩個字說出來,表明他聽取了劉曄的計謀,要跟曹操打消耗戰,既然是消耗戰,他去不去已經不重要了,重要是糧草。
聽到這兩個字,劉曄也笑了:“如今青黃不接,曹操急於用兵,待軍中糧盡,主公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我令南陽清辟四野,放曹操進入,再令青龍騎營前往桐柏山方向,劫燒曹軍糧道,又聯合呂布燒毀曹操地界內還未收割的糧草,如此,曹操軍中糧盡,不得不撤兵離去,那時,我再出兵反擊不遲。”張繡說。
眾人撫須而笑。
……
呂布得知曹操南侵南陽,立馬叫來張遼、陳宮前來議事。
張遼沒想到曹操會如此迫不及待地進攻張繡,立馬說:“主公,我們與張繡有盟,不可不出兵相助,而且不用死戰,隻需騎兵踏境,放火燒糧即可。”
呂布點點頭說:“張繡若被滅,中原就剩下我徐州了,曹操焉能放過我等?唇亡齒寒,理當發兵,公台以為如何?”
放火燒了兗州、豫州的糧草,今年的兗、豫兩州之民恐怕要餓死無數了,但這是打仗,不能有婦人之仁,便說:“可出兵燒毀兗州糧草,讓曹軍自顧不暇。”
呂布當即就要發兵。
這個時候,陳登進來勸阻:“主公不可!”
呂布問:“如何不可?還請元龍仔細說來。”
陳登看了一眼張遼和陳宮,然後說:“糧草乃是萬民之根本,豈可輕易燒毀?那張繡書信讓主公去燒糧,必然會遭世人唾罵;那張繡自有騎兵數萬,何不出兵燒之反倒要讓主公背此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