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記載:水出雞翅山,溪澗瀠委,沿逆九渡矣,其猶零陽之九渡水,故赤謂之九渡焉。
雞翅山就是雞公山,九渡水即九曲河。
雞公山位於桐柏山以東,大別山最西端,當年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名將孫武、伍子胥等率大軍由東向西奔途而來,奪取雞公山四周的九裏關、武勝關、平靖關等“義陽三關”,然後揮師南下,占領楚國都城郢(ying)。
張繡大軍次日到達目的地,雞公山的九裏關。
九裏關是穿越豫楚的三關之一,關隘兩側群山夾峙林木幽深,怪石嶙峋,隘道狹長,峽穀天成。
當然,九裏關是由劉表的人把手,張繡自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下,之所以叫九裏關,是因為它的總長是九裏,如此狹長的距離,自然有足夠的條件設伏。
在距離九裏關三裏處,張繡在山穀兩側設伏。
站在雞公山上,放眼望去,清晨的冷風拂麵而過,帶著一股濕氣,但隨著陽光探出地平麵,溫度逐漸的上升起來。
張繡攜帶眾將和李儒站在山頭,眺目遠望。
山景無限好,空氣新鮮。
腦海中突然想起杜甫的望嶽來,不由地吸口清爽的涼氣,吟道:“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馬超、王雙、龐德三將聽聞張繡吟詩,眼中一亮。
他們想不到自家主公還有如此高超的才華,竟然能觸景而發,出口成詩。
尤其最後一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更有一種君臨天下的讓人不禁仰視的霸氣。
李儒驚喜道:“主公之才華,當世無人能及也。”
盜取後世詩人的才華,張繡臉不紅心不跳,“不過是有感而發,文優乃西涼名士,何不吟詩一首?”
李儒眺目遠望,思索片刻:“西來一道是淮源,南向千山盡楚山。風雲尚擁蛟龍窟,天地曾開虎豹關。”
張繡笑了起來:“文優才華橫溢,真乃當世之名仕也。”
李儒抱拳拱腰:“主公過獎!”
“走,我們下去吧,今夜劉備大軍就要來了,我們需早做準備,此處山林茂盛,草木叢生,諸君以為,當以何法,才能穩妥的殲滅敵軍?”張繡折身下山,邊走邊說。
馬超道:“伏兵兩側,多被巨石箭矢,待敵軍進入伏擊之地,便可萬箭齊發,巨石滾落,如此,便可殲滅劉備大軍也。”
張繡點了點頭。
這個辦法中規中矩,但不夠奇。
龐德說:“主公,九裏關貴在一個九字,劉備大軍進入九裏關,必定形成長蛇陣而入,我們可分兵截斷前後大軍,使其前後不得相顧,分而擊之。”
張繡說:“嗯,此計不錯,但是不夠好。”
甘寧看了看李儒,又看了看張繡,想了想說:“主公,我以為,當以火攻。”
聽到火字,張繡笑了起來,停頓腳步,轉頭看向甘寧:“甘都督有何好的計謀,說出來聽聽。”
李儒看向甘寧,滿眼都是讚同之色。
甘寧說:“主公,李總管,此處山高林密,若是驟然起火,火勢必然滔天,燒他個幾天幾夜也不妨事,管他幾萬大軍還是千古名將,必定葬身火海之中,而我軍不會損失一兵一卒,便可殲滅劉備幾萬大軍。”
“嗯,諸君以為如何啊?”
張繡麵帶笑容地看向其他人,心裏對甘寧的表現更加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