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嘎所在的靶場。
1200米外,一塊5毫米厚均質鋼板,被一槍打穿。
張嘎點點頭,這把槍操控的感覺十分舒適,完美貼合人體工程學。
9.9*99毫米的子彈,雖然比12.7毫米的口徑小了點,威力也完全夠用。
既能打人,也可以反器材。
減小口徑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減重。
現在減重的目的達到了,卻並沒有削弱威力,張嘎自然滿意。
“嘩啦!”
張嘎拉動槍栓。
“啪。”
一顆滾燙的彈殼彈出,正好不偏不倚,屁股朝上倒立在腳邊。
這玩意光看屁股,很容易看成9毫米的口徑,感覺威力一下子就小了不少。
9毫米子彈,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雖然口徑不小,但威力貌似十分有限。
對比7.62、北約5.56這種口徑更小的子彈,傷害反而遜色不少。
這種印象主要是射擊遊戲帶來的。
遊戲裏9毫米子彈,都是用在手槍、衝鋒槍上,一梭子打完,還不一定能打死一個三級甲敵人。
而7.62、5.56口徑的步槍,威力就大得多。
可又有另外一種印象,即口徑越大威力越大。
這兩種印象似乎是相矛盾的。
其實這要從多方麵來看。
首先子彈的威力並不完全由口徑決定。
通常所說的9毫米彈,或者同級的.45彈,是圓頭的自動手槍彈。
而遊戲裏常見的7.26和5.56彈,則是尖頭的步槍彈。
彈頭形狀不同,威力自然不同。
另外,即便是同口徑的,彈體長度也有不同,進而導致裝藥量會有所不同。
比如7.62彈,這種口徑通常指的是m43普通彈。
準確的表述應該是7.62*39毫米彈,7.62指口徑,39指彈體長度。
除此之外還有:7.62*33毫米中間威力彈、7.62*54r步機槍彈(現實中適用dp-28大盤雞、莫辛納甘、svd狙),7.62*25毫米手槍彈等等。
同樣是7.62的口徑,54r和39毫米,顯然不是一個玩意。
體現在初速度和槍口動能、存速能力等數據上天差地別。
而通常所說的9毫米,也就是9*19毫米手槍彈,和7.62*39、5.56*45,從子彈長度上,明眼人一看就能判斷誰更有威力。
而張嘎手裏這支jj1狙擊步槍,用的是9.9*99,十公分長的子彈,放在手心都是沉甸甸的感覺。
裝上消音器,或者換個名詞,高素質軍迷們所謂的“槍口抑製器”。
就是一個長長的,粗粗的,黑黑的圓筒。
表麵是無數肉眼很難分辨的細密蜂窩狀,卡上以後,張嘎重新架槍瞄準。
扣動扳機!
“轟!”
槍口處,一團細微的煙塵飄起。
槍聲明顯小了很多,雖然效果和電影裏殺人於無聲的地步,還差得遠,但和之前相比,確實沒那麼震耳朵了。
“當——”
前方1500米處的鋼板,表麵震出一片浮沉。
在瞄準鏡中,因為目標過於小,已經無法分辨是否中彈了,隻能從震出的灰塵做出判斷。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