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這麼大的事怎麼不早說(1 / 2)

“兄弟,聽我一句勸。跟你們領導說說,不行花點錢,買幾架J15吧,su33咱別玩兒了。”

張嘎苦口婆心地勸道:“當然了,你們也可以買我的F35B,貴是貴了點,但起飛距離老短了,我給你們把滑躍甲板改成小平頭,又酷炫又時尚,多好!”

庫爾奇克在電話那頭沉默著聽了半晌,突然說道:“兄弟,你要沒有電磁彈射技術就直說……”

張嘎摸了摸鼻子,立刻轉移話題,絮絮叨叨地說:“我現在和你說SU-33的問題,這東西又不能對地又不能反艦,純空戰有毛用?平台是個好平台,但功能落伍了啊兄弟。這年頭隻會空戰的飛機還好意思上甲板嗎?講真,在側衛戰機這個係統上,蘇聯正統在華夏,這點你不承認也不行。”

電話那頭,庫爾奇克撫了撫額頭,無奈地道:“兄弟,你要沒有這技術,我們這有一套還在驗證階段的……”

“臥槽你早說啊!”張嘎立刻打斷道,“技術給我,我幫你們裝上,另外再幫你們改一套SU-33的技術。你知道的,上電磁以後對機身強度要求會更高,你們現有的艦載機未必扛得住造。”

“啥也別說了,好兄弟,眼淚嘩嘩!”庫爾奇克哽咽地道,“我這就樣銀把技術發過去!”

張嘎這天一整晚幹脆就沒休息,等庫爾奇克那邊的技術接收過來以後,已經是半夜了。

不過也能理解,這種技術不經過層層審批,根本就拿不出來。

技術資料到手,輸入到係統中,首先便開始技術驗證。

結果可行性其實並不高。

不是說這技術是錯的,技術理論上沒毛病,隻是過於理想化,沒有和實艦結合操作過。

好比實驗室裏長出來的花朵,移栽到自然環境中以後,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最後根本就活不了。

於是張嘎又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將這玩意和庫茲涅佐夫的技術資料進行科技融合。

在幾十名工程師加班加點的工作下,一次性成功!

所有的參數和實現路徑,全部自動匹配航母本身,就連對應設備型號、尺寸、安裝位置、裝配工藝、電氣排線,全都直接以最優解呈現出來。

後麵庫爾奇克又提了幾個要求,比如增加噸位、升級燃氣輪機、改造甲板、拆除一部分雞肋的反艦係統、加裝一套AK-630近防炮。

“630”的意思就是6管、30毫米。

張嘎嫌棄這玩意有點太low,什麼年代了還在用6管?

於是提議換成海蠍-2用的1130,得到對麵的迅速采納。

這一套改裝下來,削弱了航母本身的對艦進攻火力,加強了自衛和載機能力,換句話說就是,讓這艘航母更像航母……

張嘎又花了整整五個小時的時間,新的庫茲涅佐夫號,加裝了電磁彈射和阻攔索、更換了燃氣輪機,整體提升噸位並升級了甲板以後,順利建造完成。

新船在造型上,除了把滑躍的角度減小以提高起飛速度以外,和原先的造型幾乎沒什麼區別。

隻是整體放大而已。

但是標準排水量80000噸!

庫茲涅佐夫號的艦長加布洛夫少將,同樣一夜未眠。

這位老將曾不止一次從酒店的窗口,向港口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