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文明的未來是星辰大海(1 / 2)

隨後郭遠打開了另一條新聞的鏈接。

這個鏈接是一個訪談,采訪是實現了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的項目小組中的一個成員。

這個成員看起來挺年輕的,應該隻是被推出來接受采訪的人。

“張先生,能和我們說說為什麼會有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的這個想法嗎?”

“我們老師很久以前就覺得澱粉跟二氧化碳+水的組成是一模一樣的,他當時就想如果有一種東西,可以用它充當催化劑,直接把二氧化碳還原成澱粉,咱們的糧食問題不就徹底解決了?

於是我老師就開始了實驗,最終實現了這個想法。”

“真是很令人驚歎的大膽想法呢!那這個技術有沒有什麼推廣的可能呢?”

“其實利用空氣中二氧化碳進行還原反應生成各種有機物的實驗,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非常多的,什麼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製乙烯之類的,二氧化碳製成石墨烯之類的數都數不過來。

但這類實驗其實能量利用效率不高,包括我們的二氧化碳合成澱粉技術,成本實在太高了,現階段沒什麼推廣的可能性。”

......

郭遠看完采訪以後突然想起來了,貌似他之前就看到過這個利用二氧化碳製成澱粉的新聞。

這種技術,說白了就是用電能電水解產生氫氣,然後通過催化劑利用氫氣將二氧化碳還原生成甲醇。

在這個過程中,電能轉化成了甲醇中儲存的化學能,而它的能量轉化率超過10%,遠超光合作用的能量利用效率!

然後就是最關鍵的部分,利用合適的酶作為催化劑,把甲醇轉化為澱粉。

這種催化劑,在上麵的采訪中也有提到,說是整個科研團隊整整花了七年才找到,而且催化劑的效率還非常非常的低,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的推廣。

“那是不是說,二氧化碳製造澱粉的核心技術難點隻有一個!那就是如何從無數可以用作催化劑的酶中,找到那一種正確的催化酶配方?”郭遠喃喃自語道。

說實話,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想找到這種高效率的酶並不容易。

因為酶的數量太多了,一個一個試過去,如果運氣不好,恐怕不管投入多少人力和資源,都很難找得出來。

但郭遠感覺他好像可以試一下。

於是郭遠故意說道:“甲醇轉化為澱粉所用的高效催化酶是什麼呢?”

下一秒郭遠腦海中出現了旁白的聲音,旁白直接給出了一個化學方程式。喵喵尒説

郭遠眼前一亮,立馬記下了這個方程式。

二氧化碳澱粉合成技術,這玩意兒雖然現在聽起來雞肋,但其實是潛力無窮的。

澱粉是什麼?那是糧食啊!

古代人造反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吃不飽,被逼無奈。

到現在,全球受饑餓影響的人數也有8.28億。

2030年消除饑餓、糧食不安全和一切形式營養不良的目標聽起來就像是一句笑話。

造成糧食危機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某些資本家,戰爭......

但就算原因再多,隻要解決產量問題,糧食危機也就不是危機了。

除此之外,人類遲早是要離開地球奔向星辰大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