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取到真經,東土傳道(1 / 3)

靈山後山,大雷音寺後院,一座高大雄偉的樓閣拔地而起,通體靈木神金建造,高大無比,玄奘站在其麵前好似一個凡人之於天地,差距不可裏記。

玄奘抬頭一看,門口掛一牌匾,上書曰:“藏經閣!”

每一個大勢力都有藏經閣,其中的秘法神通功法之類的倒是不重要。

重要的是諸佛的思想,諸佛的大道,其中甚至還有接引準提兩尊聖人的道。

這些思想是諸佛對大道的闡述,所有神通都是出自於此,這也是玄奘此行的目的。

大乘佛法是接引和準提的道,是他們的思想之大乘。

釋迦笑道:“師弟,隨我來吧!”

玄奘聞聽此言微微一愣,他又想到了當年在女兒國遇到的蠍子精,他忍不住開口問道:

“我佛,我當真是當年的金蟬子,佛祖座下弟子?”

釋迦笑而不語,西遊即將完成,這些事情也就不重要了。

見到釋迦不答話,玄奘好像知道了什麼,他低頭一歎:“阿彌陀佛!”

不知道這聲佛號是為了緬懷過去的金蟬子,還是緬懷那個女王呢?

玄奘進入藏經閣後,瞬間就被麵前的景象震住了。

從外麵看去,這藏經閣雖然大,卻也大的有限,也就是千丈方圓。

可一進去其中,卻是須彌納芥子之術,這就是一方真實的世界啊!

日月星辰,高山流水,鳥語花香,清風徐徐,山間有野獸起伏不定,若隱若現,一眼望去,一派自然祥和之景色。

雖然景色很美,可是玄奘卻是很疑惑,他回頭不解問道:

“我佛,經書呢?”

釋迦嘴角含笑,笑吟吟道:“師弟,這方世界乃是二位聖人親自開辟,這其中一花一樹,一草一木,山川湖海,日月星辰皆是經書!”

玄奘頓時瞳孔一縮,不可置信的看著這方世界。

“那……那大乘佛法在何處?”

“大乘佛法乃是我佛門根基之一,自然無處不在!”

說罷,釋迦伸手一招,這方世界本源瞬間被抽出一半,他手中出現一卷竹冊,將竹冊拋出,懸掛在天際。

那團白色的世界本源不斷有玄妙的佛門衝出,烙印在竹冊之上,一卷又一卷,直至烙印六百五十七冊之後,釋迦才停了下來。

道不可輕傳,亦不可輕載,聖人法門自然也是如此,這大乘佛法就需要一個世界承載。

釋迦用的竹冊乃是準提手中的六根清淨竹的子株所製成,這麼多的六根清淨竹,足以煉製數件極品靈寶了。

即便如此,這竹冊也不能完全將聖人之道承載,隻是複製了其中的一部分相對而言比較淺顯的內容罷了。

釋迦沒有為難玄奘,直接將所有經書交給玄奘。

玄奘雙手捧過經書,心中激動,雙手都有些顫抖,以極強的心靈修為控製住心中的欣喜,躬身一拜道:“弟子多謝我佛!”….“喚我一聲師兄吧!”釋迦笑道

“金蟬子是金蟬子,玄奘是玄奘,我佛是金蟬子的師兄,卻隻是弟子的佛!”玄奘麵色平靜,看著釋迦一臉的認真。

釋迦聞言微微一愣,隨後認真的給玄奘行了一禮道:“多謝師弟提點,佛無相,稱呼自然也應該無相,是我著相了!”

這是釋迦第一次對玄奘另眼相看,作為佛門有名的天才,未來有希望接過燃燈的位子的人。釋迦的資質,悟性,智慧,無一不是頂尖。

可這一刻他不得不承認,眼前的玄奘資質不好說,可是悟性絕對是冠絕佛門。

交接完經書,西遊還沒有結束,因為取經的目的是為了傳法,佛法東渡,這才是佛門大興的表現。

大雄寶殿之中,燃燈看著下方的玄奘一行人,笑道:“玄奘,經書在此,你這便回大唐傳經吧!”

“弟子謹遵法旨!”

歸程不比來時,不需一步一步慢慢走,孫悟空駕雲而行,載著玄奘三人一馬。

孫悟空越走越是奇怪,隻是短短數十年而已,怎的天地變化這麼大,好像多出了許多他不認識的地方。

若不是猴子早就有了長安的坐標,說不得便迷路了。

若是長城邊關之上的生靈看向洪荒,便會發現原來的六界已經消失了。

此時的洪荒又重新合成一個世界,隻是空間銜接之處還不完美,原來六界交彙之地出現一個個空間裂紋,看起來好像一個布滿裂紋的冰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