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弟子雖然肉身孱弱,而且攻伐之力極為驚人,也是全能型人才,堪稱洪荒版法師。
可在儒道第五境賢人之前,卻隻是積累階段,神通不顯,隻比凡人強一點,儒道第四境連武道第二境界凝魂都打不過。
劉彥昌便是開智,儒道第四境,這也是為什麼沉香能偷偷溜出去的原因。
當年在華山他就是這個境界,如今二十餘年過去了,劉彥昌的儒道境界再沒有再進一步。
儒道修心,當年華山楊嬋被楊戩鎮壓之時,劉彥昌的心境便已經出現了裂痕,這許多年來,雖然每日手不釋卷,可修為還是沒有絲毫提升。
是以沉香並不擔心,若是他真的想要出去,他爹布置的這禁製根本困不住他。
隻是他在想,如何才能去華山?去了華山又如何才能破開那禁製?
那禁製太強大了,他的舅舅是仙神,可他的母親還是被管著,可想而知,出手的人有多強大。
也就是說,要想救出母親,他最先要做的事就是修行,讓自己成為仙神。
問題來了,劉彥昌根本不讓沉香修行,當年村子統一發放的修行之法都被拒絕了。
與此同時,劉彥昌也站在院子裏,一襲青衫,靜靜的站在桃樹下,桃花落下,時不時有粉色的花瓣窣窣落下,落在身上。
他也在想,沉香的未來應當何去何從?
他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沉香的態度更加的強硬。
開智,顧名思義,智慧開明,劉彥昌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他能將兒子困住這一時,還能將他困住一世嗎?
父子倆一個在門裏,一個在門外,都沒有注意另一間房裏櫃子中的一盞燈。
那是一盞通體潔白的蓮花狀燈,散發著瑩瑩白光,縱然如今白晝,可還是熠熠生輝,仿佛太古星空的大日都無法遮掩祂的光芒。
這一量劫的量劫之子是沉香,量劫之寶便是這白蓮燈。
白蓮燈身上的光輝一閃一閃,好似在呼吸,又好像在思考著什麼。
祂一直監察著周圍十萬裏,來確保劉家父子的安全。
這是楊嬋留給劉彥昌父子的護身之物,這等靈寶,自然是有器靈的,若是全力爆發,甚至能鎮壓大羅。
終於,燈上的光輝停止了閃爍,祂和楊嬋數百萬年主仆,也想救出主人。
隻是從前的沉香救母之心更多的是一種少年的衝動,白蓮燈也視而不見,隻是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罷了!
靈寶有靈,察覺到今日的沉香與往日不同,體內有一股極其強大的信念。
悄無聲息間,白蓮燈緩緩消失,出現在沉香的房間。
而這時,沉香手中出現一個撥浪鼓,正是楊戩給他的那個。
……
灌江口,一條大江波瀾壯闊,蜿蜒流長數百萬裏,從赤彌山而來,直至彙入東海。
在洪荒中,這灌江算不得什麼大江大河,就連東海駐守此地的龍王也不過是金仙修為罷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灌江之所以聞名洪荒,便是因為居住在此地的楊戩。
一尊準聖的道場,哪怕原來算不上什麼洞天福地。但是有準聖常駐,氣運機緣自然會彙聚而來。
準聖的每一次吞吐,都能彙聚龐大的靈氣,每一次悟道,道韻傳遍方圓數十萬裏,無數生靈會因此受益。
所以,長久以來,即使灌江口不大,可此地依舊繁華。
真君廟前,人聲鼎沸,行人摩肩接踵,這些都是受到楊戩庇護,來為他增添香火的生靈。
孔宣在人群中靜靜站立,抬頭看了看,那真君廟之上氣象萬千,無數信仰香火之力彙聚。
隱隱間可見,一尊眉間生神目,身著戰甲,威風凜凜的大神站立在香火雲海間,神目洞察四方,這是香火神力凝聚的異象。
孔宣輕笑一聲,不管旁邊人奇怪的眼神,自顧自走了進去。
隻身向著真君廟深處而去,他遮掩了天機,且隱藏了身形,再加上量劫之氣,是以楊戩並未發現。
混元之下皆螻蟻,楊戩的存在對孔宣來說好似黑夜中的燭火,隻是瞬間,他找到了楊戩的所在地。
一步跨出,五色光芒一閃,周圍空間扭曲,出現在一座大殿之中。
楊戩盤坐雲床之上,神遊太虛,參悟著毀滅大道。
孔宣見此,周身氣息散發出來一絲,打個招呼,而後嗬嗬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