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之上,嚴嵩嚴世番父子弄權,朝堂內鬥,貪官汙吏橫行,天災人禍,民不聊生。
以後世著名明史學家黃仁宇為主的史學界普遍認為,“明之亡,非崇禎,實亡於神宗”。
當然,崇禎帝朱由檢毛病也不少。
聽信讒言、剛愎自用、無法平衡朝堂百官。
縱容東林黨爭,重用奸臣溫體仁為內閣首輔,廢黜溫體仁後又啟用唯唯諾諾、無所作為的周延儒等一係列昏招百出的騷操作。
當朱慈炤步入太和殿時,溫體仁、周延儒這些個明末奸臣已經吵成一團。
活脫脫將朝堂搞成了雞犬亂吠的菜市場。
垂手立在百官中的朱慈炤,聽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才搞明白這些個大活寶在吵吵啥。
大致意思就是,後金頻頻犯境,應當將遼東的關外舍棄掉,固守長城以內;舍棄北平遷往陪都金陵;進一步加強海禁、重農抑商。
真特麼,一群豬。
且不說大明傳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遼東百萬沃土就因為後金騎兵兩次襲擾,就打算舍棄掉?
有這麼群豬一般的奸臣,大明能不亡嗎?
要知道,清軍入關可不是打進來的,而是這幫文臣內鬥弄權,逼反了吳三桂等軍頭。
同樣氣到臉色鐵青的崇禎,恨不得宰了這幫貨。
遼東一帶,也隻是受到後金的襲擾,這幫貨居然就讓崇禎給舍棄掉?
後金騎兵隻是在關內京畿附近劫掠這幫貨就嚇到要遷都金陵?
就這麼舍棄大明先祖打下的基業?
真拿他崇禎當成崽賣爺田不心疼的混賬敗家子啊?
大明,隻有死守國門社稷的天子,沒有貪生怕死膽魄南逃的君王。
被吵到頭疼,卻又無法轉移話題的崇禎,恰好目光定格在百官中的朱慈炤。
“咦?”
“老四,你回來啦?”
“安全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見兒子安然無恙的回來,滿臉鐵青的崇禎,臉上總算露出些許笑模樣。
“四皇子滿身血汙,可見後金騎兵彪悍。”
“臣以為,當退守陪都金陵,招兵買馬,修繕兵甲,待時機合適再北出山海關,滅殺後金!”
作為東林黨魁的阮大铖,還真特麼會順杆爬。
眼看崇禎將話題轉移到朱慈炤身上,立馬將四皇子那滿身血漬與後金騎兵聯係在一起,嚇唬崇禎和那滿朝百官。
當然,他的真實意圖是想讓崇禎遷都金陵。
要知道,江南腹地,那可是東林黨的大本營。
遷都金陵,大明朝必須得倚重阮大铖這個東林黨魁。
有點漢末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味了。
阮大铖,其心當誅。
崇禎臉上剛剛擠出的些許笑意,瞬間再次凝固冷卻。
不等阮大铖再次大放厥詞。
朱慈炤抓著先前飛將軍李廣呈獻給自己的包袱,用力在殿堂上一甩。
頓時間,五百多後金騎兵的左耳,潑的滿地都是。
“回稟父皇,兒臣身上血漬並非全是受傷。”
“大多數,是沿途斬殺後金賊寇所沾染上的。”
“我大明天軍威武,區區後金賊軍,聞風喪膽,不足為懼!”
。您提供大神米缸大人的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朱慈炤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