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四皇子的治國良策,定能撅了大明龍(3 / 3)

禁海策略,這可是太祖皇帝朱元璋提出來的。

自家這個不孝的四皇子,是打算推翻祖宗的既定國策嗎?

祖宗之法不可違。

這是曆朝曆代的規矩鐵律。

“其二,鼓勵商賈!”

曆史上的大明,原本就是已經萌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若非後來的滿清入關,打斷了這一進程。

華夏早已先於扶桑小國,與世界接軌了。

何至於後來八國聯軍入侵華夏,晚清朝廷羸弱不堪簽訂無數喪權辱國條約,最終導致華夏曆史上最為屈辱的百年近代史!

當然。

就目前而言。

鼓勵商賈,則能夠盤活國內經濟,隻要國民有吃有喝,有事情做,何至於跟著李自成之流起兵造反?

朱慈炤似乎絲毫未意識到朝廷上的陰冷死沉氣息,依舊小嘴叭叭地說著。

“其三,便是重視基建。”

作為穿越者,朱慈炤明白基建的重要性。

基礎建設的夯實發展,不僅能夠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強化國防建設,更是能夠以工代賑,減少貧富差距。

具體措施就是大明中央出錢,地方出糧,吸納無田無地的流民,建設橋梁道路。

如此一來,不僅喂飽了百姓黎民的肚子,讓他們吃飽,自然就會進一步減少社會矛盾,沒必要起義造反。

同時,也夠在明朝內部形成快速道路網絡,無論是運送物資賑災、建設、通商;還是投送部隊,禦敵、鎮壓、防禦,都能形成質的飛躍。

畢竟,要致富,先修路嘛!

不等朱慈炤拋出第四條良策,群臣已經被嚇得大氣不敢出,而朱由檢更是氣的再度從龍椅上跳起來,隨手抓過某個大臣的玉質笏板,完全將朝堂當成了後宮,對著打算繼續滔滔不絕的朱慈炤屁股就是通猛抽。

“廢除海禁?”

“這可是太祖皇帝便定下的國策遺訓。”

“你居然要推翻?”

“你打算幹嗎?”

“造反嘛?”

拎著玉質笏板的朱由檢,攆著朱慈炤亂跑。

“還鼓勵通商?”

“別說是本朝沒有這個先例,自秦皇嬴政起,就沒有哪個朝代這麼做的。”

“難不成,你要學呂不韋將皇帝當做商品,綁架朝政,禍亂朝綱,鬧得天下大亂嗎?”

朱由檢氣喘籲籲,手上的玉質笏板已經砸壞了七八塊,但愣是未曾打到朱慈炤屁股半下。

“還有什麼重視基建?中央出錢,地方出糧?”

“你這是要放權給敵方?”

“再現東漢、大唐末年的諸雄割據,弱化皇權,天下兵禍四起嗎?”

朱由檢快被氣死了。

剛剛還被誇讚,並敕封為永王的四皇子朱慈炤,這轉頭就給自己捅出這麼大簍子來?

還治國良策?

這特麼是要挖斷大明根基、掘了朱家龍脈呐!

確實,如今的大明是風雨飄搖。

但,好歹還沒到亡國的邊緣。

若是按照四皇子朱慈炤這種改革法子,怕是要不了多久。

被得罪的貴族世家、王公大臣們就跟著那幫流民一塊,造大明朱家的反咯!

。您提供大神米缸大人的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朱慈炤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