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算計崇禎,一石三鳥!(1 / 2)

崇禎年間。

這位悲情皇帝朱由檢,可謂是嘔心瀝血、兢兢業業。

但,最終還是未能挽救這岌岌可危的大明帝國。

固然,有崇禎生性善疑、剛愎自用的原因。

但更多的原因是,大明的國運已經走向頹然敗亡,前幾代皇帝尤其是萬曆帝朱翊鈞造下的惡已然釀成了果。

積重難返的大明帝國,隻能走向步步敗亡。

或許,朱慈炤提出的策略能夠挽救大明。

但,各地流民造反,地方官府質疑中央皇權的大勢已成。

崇禎帝根本已經無力推動改革政策落地。

加上推崇商賈、開放海禁、與地方合作強化基建這幾條,完全是動了封建皇權的國本,動了各大勢力集團的核心利益。

若是推行改革,隻怕要不了幾個月,各大利益集團就會對流民推波助瀾,徹底推翻大明。

這個道理,崇禎明白,滿朝大臣明白,朱慈炤自然也明白。

想要重鑄一個上好瓷器的最好辦法,是打破以前的陶罐,重新回爐捏造。

朱慈炤明白,大明的腹地,關內的廣大區域已經無法改革。

他的真實目的是關外遼東。

遼東區域被後金建奴,也就是幾年後皇太極建立的大清所吞並,那實在在所難免的。

遼東一帶,就是即將被砸爛的瓦罐。

也是朱慈炤打算利用係統,重新建立全新大明的試驗田。

他很明白,重商、開海、基建這三條,隨便拉出一條來,自家這位便宜老爹朱由檢都不可能答應。

所以,他需要激怒崇禎帝,然後將自己外放到自己的封地,大明皇權已經無暇北顧的遼東一帶。

在遼東。

方才是,海闊天空,大有所為。

而且,朱慈炤對朱由檢的性格摸的極透。

若是其他人提出這四條……不,甚至不需要提出著四條救國良策,隻需要在朝堂上公然頂撞崇禎帝、明說大明江山要完,然後隨便提出其中一條,那必然是人頭滾滾的下場。

但是,自己好歹是朱由檢的骨血兒子。

殺他,是斷斷不可能的。

但,沒準會將自己趕到封地去。喵喵尒説

這,才是朱慈炤的最終目的。

果然。

怒極反笑的崇禎帝,目光在朝堂上掃視著。

當他的眼神落在溫體仁、周延儒、阮大铖等權臣身上時,殺意泵然而出。

用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想刀一個人的眼神那是藏不住的”。

很顯然。

崇禎疑心病又犯了,他內心在猜測到底是哪路朝臣勢力,在利用朱慈炤,反對自己的權威。

冷笑的朱由檢,不慌不忙地走回龍椅坐下,目光重新聚焦在朱慈炤身上。

“前三條國策,暫時按下不論。”

“這第四條策略,你是說要去遼東發展勢力,聚攏人心,積攢力量,攪得後金建奴不得安生,無力南下作亂。”

“這策略還算能看,不過派誰前往遼東呢?”

現如今的遼東,可是被後金建奴攪成了一鍋亂粥。

各州府名義上仍屬於大明中央皇權管轄,實際上早就不知多少地方官府頭頭已經投靠了後金政權。

這時候前往危機四伏的遼東,那可是十死無生的地步。

見群臣鴉雀無聲,崇禎心中冷笑。

他就知道是這個結果。

這群奸臣,沒一個是真心實意、舍身忘死為自己效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