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炤的臉色有些發黑。
自家這位三哥。
罵起人來,咋拐彎抹角的?
不過,看在他一片赤誠,完全出於關心自己的目的處罰,朱慈炤也就不深究他的話外之意。
嗯!
朱慈燦的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你丫的,是不是打仗殺敵搞的熱血過頭,神誌不清了。
放在朱慈炤穿越前的現代,有個專有名詞形容這類人。
持刀傷人的武瘋子。
完全無視朱慈燦的“拐彎抹角罵人”。
朱慈炤繼續耐心地抒發著自己的見解。
“三哥,你可知我大明的痹症在於財政吧?”
“那三哥,可又知道疆土甚至趕不上大明一半的北宋巔峰時期財政收入又有多少?”
“不用搜腸刮肚地思考了……大明巔峰時期的全國稅收不到四五百萬兩百億……而北宋巔峰時期的稅收為1.6億兩白銀。”
毫無疑問。
縱觀曆史各皇朝,大明絕對是最窮的那個,而最富的毋庸置疑,自然是大宋。
而財政收入,對皇朝實力則有著幾乎決定性的影響。
以北宋為例。
後世讀書人,口口聲聲稱呼北宋為弱宋。
但,他們卻忽略了北宋的敵國,乃是大遼、大金、西夏、蒙古。
這幾大勁敵強國,隨便拉出個,都是戰鬥力拉滿的存在。
而其中的蒙古,更是北邊打到西伯利亞、南邊打到南海、西邊打到歐洲多瑙河畔、東到扶桑島國……建立了橫跨歐亞的大元帝國。
所謂的“弱宋”,卻能以半壁江山的疆土,養兵百餘萬,對抗四大強國三百餘年,所依賴的便是極高的財政稅收。
而給大宋帶來如此龐大財政稅收的,正是通商開海政策。
現如今的大明,已是風雨飄搖,隨時有王朝覆滅的危險。
結果還抱著所謂的當年祖訓不放手,搞禁海、抑商國策,而不是改革強國,著實可笑的很。
眼看這年僅十三歲的第四,慷慨陳詞、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地講出通篇大論。
驚的朱慈燦張張嘴,搜腸刮肚也找不出反駁這位被自己視為武瘋子的四弟的觀點。
“三哥放心吧。”
“我既然敢誇下海口,自然是胸有成竹。”
“否則,我也不可能拿性命開玩笑,一頭紮入那危機四伏的遼東。”
望著被自己唬到愣神的三哥朱慈燦,朱慈炤笑著說道。
“你,當真有把握?”
生平頭一次。
朱慈燦看向自己這位年輕四弟的眼神有些飄忽。
他感覺,這位從小看到大的朱慈炤有些陌生。
“當然有把握。”
“放心吧三哥。”
“最多七年,我將重鑄一個海晏河清,四海拜服,萬國來朝的強明!”
“好。”
“你我皆為大明皇室子孫。”
“如今的大明,當真是……總之一句話,四弟你大膽去做,有何需求盡管開口,三哥鼎力相助。”
“遼東情況複雜不明…三哥有些私兵,也頗有幾分家財,予取予求。”
不愧是後來的朱三太子,朱慈燦。
當他被四弟說服後,態度立刻產生九十度大轉彎。
“多謝三哥,日後若有需要,定然不客氣。”m.X520xs.Com
朱慈炤客氣了一句。
開玩笑。
他可是身負【帝國風雲係統】的男人。
普通的幫助,對他而言真的用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