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所以他決定去杏醉樓去放鬆一下,別的皇帝遇事拿不定主意,一般都會招大臣商議。趙佶則不然,他不走尋常路,去逛青樓。
“行幸局”專門挖了一條地道從宮中通往杏醉樓,方便其出宮幽會。
入夜,趙佶帶了十幾名侍從探訪李師師。之前禦前侍衛早已在樓裏布置,守衛。
李師師見趙佶來了,也恭敬相迎。趙佶見了美人也龍顏大悅。
李師師雙頰酒紅,煙嬈香繚,雲袖一舒把皇帝輕拽入座。
斟酒笑敬,趙佶兩眼已眯成一條線,一把摟住李師師的細腰。
趙佶佻笑道:美人,真是想煞朕了。
李師師嫣然一笑,芊指在趙佶嘴邊一劃,細聲道:官家急什麼,先飲一杯,你好久沒聽師師彈琴了!
趙佶笑道:好好好,朕喝便是。美人快快為朕彈奏一曲。
李師師有意的彈了一曲“念奴嬌.赤壁懷古”,詞是出自北宋大家蘇軾之手。表意是說三國一代儒將周瑜年少有為,意氣風發,胸有韜略,在赤壁勇破曹軍。江東佳麗小喬和周瑜兩人又情投意合,神仙眷侶,頌揚周公瑾江山美女皆而有之,讓人羨慕,隻可惜還是英年早逝。
可蘇軾也吊古傷懷周瑜的壯誌未酬,來影射自己的官場示失意,被貶官下放,感歎自己懷才不遇,歲月漸逝,前途渺茫。曲風隱隱有哀傷之意。
趙佶是懂音律的,聽著不免心中有些煩悶,神色不似之前那麼歡悅。
李師師見狀也趁勢引了話題問於皇帝為何惆悵。
趙佶也不回避,心裏有事,也確實想找人傾吐一番。就把王小石的事,諸葛先生和蔡京的事都一一道來。
李師師則勸解趙佶不用太過操心,也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李師師認為王小石此人江湖聲名遠播,武林豪傑都很認可他。民間的口碑也很好,王小石善良,仁厚,樂於助人。不論是江湖上的濟世救人,還是京城裏為老百姓看診醫病,都有良好的一個形象。如果皇帝把王小石殺了,那民心向反,積怨更深。何不開恩放他一馬,這樣百姓也覺得皇帝很賢德仁慈,可以為自己贏得民心,借此重樹明君之風。
第二,王小石江湖上朋友很多,不乏那種肝膽相照,兩肋插刀的。如果他有不測,那些江湖草莽還不恨死皇帝,肯定有人想著為他報仇。一旦都進了京,那不是翻江倒海,三天兩頭有人要行刺皇帝。雖有禁軍,大內侍衛護駕,可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
趙佶聽了心中一震,第一條有些道理,可他更在乎第二條。如果這殺手,刺客不斷要殺自己。那以後這日子怎麼過得好,再也不能隨便出宮微服私訪了,就是躲在宮裏也不難保萬無一失。心裏立刻就有定奪,也不準備治罪王小石了。
所以有時忠言也好,逆耳也罷,不及枕頭風一吹,床榻香一聞,春宵心一蕩。
可在另一個地方,可就沒有如此香豔,相反充滿了嚴肅。
金風細雨樓,紅樓之巔。
戚少商站著,無情坐著,孫青霞靠著。
無情還是那麼孤傲,冷漠。
戚少商依舊是瀟灑,冷傲。
孫青霞身上有傷,所以他靠著軒榥,可依然身姿筆挺,麵色堅毅。
戚少商悠悠然道:好美的夜景。
無情冷冷道:夜景雖好,不知你心情好不好?
戚少商狐疑道:大捕頭此話怎講?
無情道:用嘴講,怎麼講?
“那你請講”
“我再問你,你還沒講”
“講什麼?”
“講你心裏想的”
“我心裏想什麼?”
“你心裏想的,要你自己講”
“即是心裏想的,何為要講?”
“你可以不講,可我想聽”
“你想聽,我就要講?”
“是,因為你講的是大家想聽的”
“所以我必須講,講給大家?”
“對,因為你是樓主”
“我可以不當這個樓主”
“可你現在還是樓主”
“王小石回來了,他才是樓主”
“所以這是你要講的,要交代的”
“我講了什麼?”
“讓位”
戚少商沒有說下去,靜靜的站著,背負著一隻手。
因為他隻有一隻手。
氣氛有些凝重,甚至有些寒意。
“你不能讓位”
說話的是孫青霞,他說話時即沒看戚少商,也沒看無情。
他看天。
在孫青霞流亡的歲月,已經習慣了每晚看天,看了天就知道又過了一天,說明自己又多活了一天。
這成了他的習慣,要遵守下去的習慣,讓自己生存下去的習慣。
無情道:那你是支持他繼續當這個樓主了?
“是”
“為什麼?”
“我和王小石不熟”
“這算什麼理由?”
“我不熟的人,就不確定他適不適合當,所以我選熟悉的人”
“這是個理由,可我和王小石很熟”
“所以,你希望王小石當樓主?”
這次無情沒有說話,他靜靜的坐著,雙手搭在扶手上。
因為他沒有雙腿。
氣氛又變得沉悶。
戚少商開了口:你支持我嗎?
話是說給無情聽的,他代表了神侯府。
“世伯的意思是由你繼續領導金風細雨樓”
“我是問你”
“問我?”
“對,問你”
“我的想法重要嗎?”
“很重要”
“為什麼?”
“我當你是重要的朋友,我需要朋友的支持”
“王小石也是我的朋友”
“那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