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汴京,開封府。從北宋高祖皇帝趙匡胤定都時就很有爭議。因為這裏地處平原,地勢開闊,平坦。沒有崇山峻嶺依托,無險可守。不太適合作為都城,有大臣進諫提議定都洛陽,那裏三麵環山,有關隘可以扼守。趙匡胤考慮到開封府人口基數大,水係很多,農業發達,交通便捷,製造業先進,是當時文化,經濟,科技的中心地帶還是把國都定在這裏。這為開封府成為世界第一大都市奠定了基礎,也為日後金兵南下埋下了隱患。

但在北宋時期開封還是有山的,都城內有“三山不顯,五門不照”的說法,不過雖名為三山其實是三座高地。城東十裏有座艮嶽,那時稱為萬壽山(現今叫萬歲山)。徽宗趙佶自己設計,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借助山勢水態建造了一座超級園林。山間怪石,飛瀑,名木,奇花,飛禽走獸,亭台樓閣,規模宏大,景觀磅礴。趙佶的天賦在這些方麵很突出,絕對比當皇帝要優秀。不過隨著千年以來,黃河泛濫,戰火不斷,加之地勢問題,這些古跡也都埋在黃土之中。

京城以西三十多裏有座折虹山,山不高。因每次雨後,頂峰正好將彩虹遮住一段,看上去像是把飛虹折斷,所以取名折虹山,當地人叫熟山。

折虹山本不出名,而數日前一代巨俠方歌吟在這裏遇難,失蹤而名聲鵲起。

遇難是方應看的說法,方巨俠上山祭奠亡妻,遭黑光上人詹別野暗算跌落山崖不幸身亡。

失蹤是江湖人的說法,有人認為方巨俠並沒有死,而是受傷躲了起來,逃避有橋集團的追殺。

但不管是死是活,是傷是殘,各路人馬都在找他。

誰讓他是方巨俠!

無情是其中一路,他坐的是馬車。他因為雙腿殘疾,出行一般都是靠輪椅,轎子,馬車,不過這些交通工具可都不普通。

輪椅叫“燕窩”,是諸葛先生求師兄許笑一打造的,輪椅可以折疊,拆卸,組裝,藏有各種機關可以射發多種暗器,攜帶輕巧,方便。

轎子叫“紅顏”,是無情親手設計。這座轎子共有機括二十四處,任何靠近它的人都在無情的攻擊範圍。材料特殊可以防火,防毒,防禦能力一流。可以說轎子是無情的戰友,最為信賴的朋友,更是彼此守護的“紅顏”。

馬車來頭也不小,無情也自己畫了草圖,“妙手班家”的“氣暈魯班,愁哭孔明”的班巧巧改良製造的,她是班家女弟子裏天賦最高的,也是諸葛先生的不掛名非正式學生之一。這馬車內部構造精妙,機關操作簡單,藏有暗駑,飛箭等武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如果沒有馬匹拉的情況下也可以像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那樣自由行動。

班巧巧給馬車取了名字叫“鵲巢”。

何梵覺得班巧巧取這個名字是喜歡無情,他是無情四童子的銀劍童子,這次他和刀童白可兒一起隨無情來折虹山查方巨俠的下落。

連日來不曾降雨,火毒的日光把何梵曬的有心煩意亂,嘴裏嘟嘟囔囔的:這鬼天氣,人都被烤熟了。

白可兒譏笑道:到了熟山一遊,不熟不英雄,熟了變狗熊。

“呸呸呸,你少來磕磣我”

“誰磕磣你了,話都是你說的”

何梵沒好氣的說:我和公子是來辦案的,不是來玩的。

白可兒也不示弱道:行行行,你和公子是來辦公事,我是來駕車打雜的。

何梵道:你還不高興了是吧?

白可兒冷笑道:我哪敢啊!你是師兄,我這小師弟怎麼敢造次。

何梵語氣加重道:你知道輩分先後就好,好好幹活。

“你們啊,出來就鬥嘴,看來天還不夠熱,還要加點火”

聲音從馬車裏傳出來,自然是大捕頭無情。

白可兒對著何梵白了一眼也不搭話了,繼續趕著馬車。

何梵問道:公子,我們這周圍找了快兩天了,你說方巨俠能找到嗎?我看昨天那村民的話不太可信。

無情,何梵,白可兒昨天一早就到了折虹山,走訪了幾個附近的村民。有戶人家說那天夜裏有聽到馬蹄聲,馬背上蓋著鬥篷,看形狀是躺著一個人,也不知死活。牽轡的人因天太黑,看不清楚,隻知曉往山裏去了。

無情沉聲道:不管怎麼樣,來了就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處。找到方巨俠是當下要緊的,事關能不能借此機會打壓有橋集團。

何梵又道:公子,假如方巨俠順利進京,能不能約束方應看?

白可兒插話道:我看不一定,方應看狼子野心,怎麼會因為方巨俠幾句話就停手,而且巨俠的鋒芒已鈍,心氣也弱了。恐怕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何梵又說:方巨俠也真是的,好好的把爵位給這個人,害人不利己!

無情嚴肅的說道:不可這樣說,方巨俠一生可謂傳奇,行俠仗義世人皆知。可他畢竟是凡人,也有悵然若失的時候。哭之笑之,不如歌之吟之,可以看出巨俠的心境後期變了。何況他本就不願朝堂為官,過慣了閑雲野鶴的日子,把爵位傳給方應看也並非他的過失,隻能說天意弄人,錯看了他。

何梵也感歎道:方巨俠一世英名終究晚節不保,可惜!

無情緩緩道:真正的大俠是不在乎這些虛名的,我想巨俠也不是為了英名而為。是堅持本心去扶危濟困,救國救民的。

白可兒也說:可是很多人難以守住這份本心,慢慢的都變了。還有些人怙惡不悛,持遠肆毒。

無情笑道:所以巨俠隻有一個。

何梵自言自語的說:反正我是當不了巨俠的。

白可兒瞅了他一眼道:還要當巨俠,我看你都快成烤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