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些後宇文將軍不再廢話,轉身離開。
江城一行人打算繼續去城裏找線索,路上眾人的精力不免被所謂的繡球吸引,胖子忍不住說:“繡球是不是就是古代電影中演的那樣,女子站在高台上,然後背對台下將繡球用力拋出,下麵一群男人搶,誰搶到繡球,台上的女人就要嫁給誰。”
江城搖頭,糾正道:“那都是現代人的影視加工,做不得真,古代門第之見很深,婚嫁更是講究門當戶對,一位大家閨秀,如果繡球被街邊的乞丐搶去,難道也要委身下嫁?即便女人願意,她的家中也不會同意。”
被科普後的胖子連連點頭,“原來是這樣。”
不過話音未落,就見唐啟生搖了搖頭,“江兄弟說的對,但不夠準確,拋繡球這一習俗並非完全虛構,在古時也能找到原型。”.伍2⓪.С○м҈
“宋代學者周去非在他的《嶺南代答》一書中就曾提到過:男女目成,則女愛砣而男婚已定。大概意思就是嶺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有拋繡球交友的習俗,男女之間隻要看對了眼,女的就會向男的拋出一個飛砣,男的接住,二人就達成默契,開始相互交往了。”
“所謂的飛砣,也就是繡球的前身。”
“我曾經看過一些這方麵的記載,一些比較偏遠地區的漢人也慢慢受到此中習俗的影響,開始有拋繡球招親一說,但過程和成因與我們想的不一樣,比較特殊,有些婚姻礙於門第之見,不大方便正常結合,於是就借用了這一異域習俗,但不同的是,在女子拋繡球時台下並非是亂七八糟的路人,而全都是被有意的新郎一方包場了,台下除了新郎,餘下的也都是新郎的家人與朋友,這樣繡球拋出後,隻有新郎一人去撿,所以繡球一定會落在此人手中,這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尷尬。”
“當然,這種習俗使用的頻率很少很少,並且大都是用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說男女偷食禁果,女人懷了孩子,這在古代可是奇恥大辱,有辱門楣,這樣即便是男方條件差一些,女方家人也隻能捏著鼻子認倒黴,但為了走個場麵,而且尤其要突出女方家的門第條件,於是搞出來拋搶繡球這一套。”
“大概意思就是男方必須要通過搶,從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這才有接近女方,得到女方家中上門女婿的機會。”
唐啟生的解釋很詳細,而且有理有據,即便是張啟正李白都不禁佩服此人的學識之廣泛,但思考過後,另一個疑點也隨之浮出水麵。
“按照你的意思,女人拋繡球一般是為了下嫁給門第不如她的男子?”堯舜禹問。
唐啟生慢慢點了下頭,“沒錯,而且這種情況門第一般會差很多,否則在視臉麵更甚於生命的古時可沒有多少人會承受這份屈辱。”
這句話一出,氣氛頓時變得古怪起來,大家不由得想到了鎮南侯與他的夫人。
繡球自然是女人拋,男人搶,這毋庸置疑,但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那豈不是說夫人是下嫁給曾經的鎮南侯,也就是說夫人曾經所在家族的地位要遠高於未發跡的鎮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