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抓緊時間(1 / 2)

眼看沒兩天,渡口就要開始動工,張司九當然是不會錯過開業時間,所以這兩天,張司九就開始拚命準備材料。

茅根在水邊很多,但挖起來並不輕鬆容易。

但好在招銀和小鬆都能當主要勞動力。

主要是茅根挖出來嫩根,洗幹淨放在嘴裏嚼,本身就能有甜味,兩人挖累了就洗洗嚼兩根吃,也很快樂。

而張司九趁機將桑樹上的木耳全部薅了。

甚至她還發現一根枯死的桑樹上,密密麻麻長了許多木耳。

這根桑樹是野生的,就在張家的竹林盤邊上。

張司九趁著張小山在家,軟磨硬泡的讓張小山把桑樹給砍了,拖回家裏來。

桑樹已經腐朽,張小山差點以為要當柴燒了。

幸虧張司九攔得快,讓張小山把木頭放在陰涼地方,自己又用幹的麥草在上麵蓋了一層。蓋之前,還給木頭噴了點水——嗯,讓小鬆用嘴巴一點點噴的,為的是均勻。

最後噴得小鬆眼冒金星,她才喊停,蓋上了草,將木頭捂得結結實實。

徐氏和張小山都納悶呢:“這是幹啥?”

張司九解釋道:“這上頭長木耳呢。我聽三郎說,他在書上看過,別的地方有人養木耳,大概就是這麼弄。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咱們隨便試試。”

真隨便試試。

能長木耳最好,不能嘛,過一段時間劈了燒柴也挺好。

徐氏笑得不行:“哪那麼容易?要這麼容易,以前怎麼沒人幹?”

張小山覺得自家媳婦說得對。但他一貫對孩子包容又和氣,蒲扇一樣的手一揮:“不過沒事,就當玩玩。”

孩子嘛,就是喜歡玩。隻要不是闖禍,隨便玩。

楊氏對這件事情,沒有發表評論,隻是說了句:“天上一腳,地下一腳的。”

張司九隻當沒聽見,依舊笑看張小山和徐氏,同時心中慶幸:雖然一個家庭裏,不都是開明的人,但掌握主要話語權的人是開明的,那就真的是很幸福!

將茅根屯得差不多了,張司九就又讓他們去抽淡竹葉的嫩心嫩葉。

這個得新鮮的才好用。

最後,張司九抽時間去了一趟城裏,將曬幹的木耳全部賣給了酒樓。

木耳倒是比蘑菇貴一些,隻是這些桑樹上長的,不及高山上獵戶賣的品相好,因此價格也沒太高,隻是因為幹貨,所以雖然一共也沒幾兩,但卻賣了足足的六十文。

加上之前張司九存下來的二十七個錢,她直奔糖鋪,全部買成了最便宜的黃冰糖塊。

這年頭,糖鋪裏已經有色如白雪的砂糖,跟後世白糖有點區別,但已經差不太多。

但那個價格貴,一百多文一斤,張司九根本買不起。

最便宜的,是紅糖和飴糖,其次就是冰糖——大塊的,並不規則的冰糖,裏頭還是含有一定雜質,呈現出一種淺黃色,用時敲碎了就行。

紅糖和飴糖色重,且味道也不如冰糖好,更加不好保存,所以張司九咬咬牙,買了一斤八十文的黃冰糖。

是的,八十文。

這還是軟磨硬泡講價下來的結果,原本人家賣八十四文。

就這麼四文錢,張司九和老板磨了足足的兩刻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