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祝賀大哥大勝而歸”,葉布舒騎馬來到豪格麵前。一臉笑容的說道。
豪格一臉得意,翻身下馬,一甩手,把馬鞭扔給了隨從,葉布舒也隨之下了馬,跟在豪格後麵。
邊走邊說,“不算什麼,想當年薩爾滸之戰,我雖年少才十幾多歲,卻也在戰場上衝殺,跟隨父親破了明軍總軍杜鬆數萬精銳大軍,後來又在大戰中,跟著代善大軍,一馬當先,差點抓到明人的遼東總督杜鬆。和這比起來,如今這都算不上什麼功勞。
豪格這是話雖然有炫耀的成份,但也是實說,當年薩爾滸之戰,明軍第一次在遼東被全麵擊潰,從此由主動進攻,變以被動防守。
此一戰後,不但損失了大明在遼東的精銳,也極大的打擊了明朝的膽氣。在明朝文臣的配合下,又把大批熟悉遼東軍務的將領治罪。間接的給皇太極送了個大禮。
惡果一直影響到今天,不到兩萬滿人大軍,就把明朝花費重金、數年經營的宣大防線輕易的撕開,數十萬明軍節節敗退,狼狽不堪。
葉不舒腦子裏突然想到了一句話:“不是敵人太優秀,隻是自己太無能”。
豪格和葉不舒邊走邊聊,兩人一路來到軍中大帳。
葉不舒把自己大軍在大同如何行動,所聞所見一一向主帥豪格彙報。最後說道:
“還有一事請大哥治罪”
“何事?”
“在大同城中得數萬財物,弟弟我私下做主,分與將士們了,沒有請示大哥,請大哥治罪。”
“原是這等事,你既然做主分了,也倒無妨”
“我這裏原給你留了一份好處,看來就不用給你了。”
“全憑大哥做主。”
豪格聽罷,拍拍葉不舒肩膀,語重心長的講: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及,該如何行事不要猶豫,不然會失了將士們的心,也減了我大清貝勒的威風”
葉不舒認真的點點頭,表示同意。然後湊近豪格輕聲問道:
“大哥,小弟有一事不明,一直想問”
“你說”豪格喝著酒回答。
“以往都是在秋天和明朝開戰,為何父皇卻在今年剛入夏就讓大哥帶兵來攻打宣大一線。”
豪格聽罷,抬頭認真的看了一眼葉不舒:“原因我自然是知道,你說說看,看猜的對不對”。
葉布舒也不推辭,就把自己的猜想講了出來,
“一是要試探明軍防務、軍力,二是想通過這次攻打,明軍必然增兵,而能抽調的可能之兵隻有從山海關一線,那麼山海關一線明軍之被調動減少,我們便可攻打。。。。”難道山海關遼東一線才是最終的目的?
葉不舒還沒說完,豪格便笑了起來,
“四弟呀,以前隻說你是個諸葛亮,看,讓大哥說對了吧。”
然後鄭重其事的講道:“此事乃機密,父皇隻是對我一人講過,你猜到也就罷了,隻是不要對外人說起來”。
“小弟隻對大哥一人講心裏話,不會對旁的人講起,大哥放心就是。”
喝酒
幹!
........
兄弟兩人在帳裏談論著的路上的一些趣事。。
這時一個豪格親兵走進大賬,行禮說到:
“主子,盛京的旨意到了,還有兵部的公文”。說罷放下旨意和公文離開大帳。
豪格拆開看了一會,不悅的說道:
“讓我們十五日內率軍返回盛京,我們的父皇又娶一個叫海蘭珠的女人。要我們回去一起慶賀”。
“哼”一聲音,公文就被扔在桌案,麵帶一絲怒氣。
葉不舒伸手拿過旨意和公文,看了一眼,裏麵沒有一句對大軍的鼓勵,知道了豪格生氣的原因,他也一時不知說什麼好。隻得先告辭別豪格,回到自己的營帳。
回去的路上路過馬場,看見隨他來的漢人在洗刷戰馬,給馬喂飼料,他們已經換上了旗人奴才的衣裝,
葉布舒想起了那個帶頭歸降的漢人,對這身邊的侍衛說:
“叫那個帶頭的漢人來大帳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