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和妖族有關。
禹州,有青丘墳,墳中,是青丘狐族。
與陳玄策夢中大戰三百回合不分上下的狐妖小翠,便出自此地。
十幾年前南王趙南天繼承了王位後,親率三千甲士把青丘墳給圍了。
就一個要求,青丘狐族每三年進貢貌美狐女五名。
當時的青丘狐族之長,二品大妖八尾狐裘紅衣哪兒慣著他一個世俗王爺?
憤而出手,八尾橫空,連破四百甲,端的是恐怖如斯。
然後力盡,重傷。
揮手壓住蠢蠢欲動的狐子狐孫,定下了這城下之盟。
三日後,二品大妖裘紅衣重傷不治,死於非命。
至此,天下讀書人罵趙南天的聲音少了許多。
第二件事,幹了皇族多年想幹沒幹的事兒。
禹州有書院,名石鼓。
百年來,籠絡朝臣,妄議朝政,結黨營私。
大梁深受其害,其學子滿朝,桃李滿天下,端的是說不得、罵不得、殺不得。
說的重了,奏折滿天飛;罵的狠了,一群人上表辭官;殺一個,蹦出來一群人痛罵大梁得國不正。
南王趙南天力壓青丘墳後半月,有石鼓書院副山長石太然登門,要收南王趙南天親弟,一六歲小孩兒做學子。
趙南天不從,禹州南王屬地,各級衙門立馬癱瘓。
令出不了王府,稅無人收,糧無人運,烽煙四起,禹州逐日蕭條,民不聊生。
收徒是假,給新南王一個下馬威才是真。
南王力壓青丘狐族,率先慌的就是石鼓書院的讀書人。
趙南天怒急之下,不顧左右從長計議的建議。
親率三千帶甲騎士,身背弓弩,旬內踏平石鼓書院,禹州血流成河三月有餘。
凡石鼓書院出身,誅三族,石鼓書院,滅。
這事兒大吧?當今承平帝趙天賜,一句南王不入京,入京繼續殺,嚇得滿朝文官沒人敢追究這事兒。
錚錚鐵骨,不敵三尺青峰。
哪兒有那麼多的傲骨?
這一役史稱:南王弑儒;趙南天得名:黑麵閻羅。
此役後,不論僧道,凡是與儒家爭辯之時,專揭傷疤:“趙南天,國之棟梁!”
懟的儒生麵紅耳赤,大罵有辱斯文。
至此,大梁儒生、書院,無人再提南王半字,市麵上流傳的辱罵南王詞句,消失的很快。獨有儒家二品大儒境,青峰書院山長唾罵了一句,為儒家掙回了一分顏麵。m.X520xs.Com
大梁有三邊軍,大梁戰神晉王趙長安親率鎮北軍鎮守北境對抗蒙古鐵騎,大梁黑麵閻羅南王趙南天率鎮南軍鎮南境威懾南境外魑魅魍魎,西境則是號稱鬼屠子的顧蠻兒領著的鎮西軍抵禦高原佛國。
三人,護衛著風雨飄搖的大梁。
趙南天是在京都長大的,他的嫡長子現在也在京都。
這是大梁的規矩,藩王嫡長子滿十歲入京都城,什麼時候老爹死了什麼時候回家奔喪繼承王位。
如果可以的話,趙南天是一點都不想回京都城,不是不想親兒子,也不是怕了那些恨不得啖其血肉挫其骨的滿朝文臣。
而是這地兒,對他來說不是什麼好地兒。
自古藩王入境,不是推恩,就是削藩。
京都外城無城牆,內城城門有九,皇城城門有五。
意思是天生九五,囊括寰宇。
皇族進城,也走東門,取的是紫氣東來之意。
城門外,大雨之下行人寥寥。
有一雙目狹長麵白無須的白袍男人,獨自閉眼舉著大傘站在雨中,周身散發著生人勿進的氣息。
馬蹄踏水聲傳來。
這白袍男子睜眼,陰冷的臉上難得掛上了笑容。
馬蹄聲漸消,馬車聲響起。
不一會,四名黑衣騎士護衛著的奢華馬車停在了白袍男人麵前。
鎮南王趙南天不顧大雨滂沱,略顯吃力的下了馬車,然後給了紅袍男子一個熱情的擁抱。
“慶芝,我就猜到了你會來接我,見到我開不開心?”
白袍男人臉上笑容消失,陰冷的回了句:“你要是不抱我這一下,我會更開心。”
這白袍男子,正是鎮妖司鎮撫使王慶芝。
此行私事,未穿紅袍。
“你怎麼回來了?不是說藩王無詔不得進京麼?”
“是啊,一連三道聖旨,宣我進京給太後祝壽啊。你別裝傻,你在京都能不知此事?”
王慶芝陰冷的臉上掛上笑容,回道:“老太監不會出手的,你放心吧,京都沒人能傷得了你這三品立心境的酸書生。”
趙南天哈哈大笑,王慶芝敢這麼說,意味著他此行性命無憂。
天下人隻知他趙南天不學無術隻會拈花惹草享祖宗餘蔭,隻知道他為了美人輕動鐵騎圍青丘,隻知道他不講規矩馬踏石陽山屠戮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