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瓊絮目光犀利地掃過去,看婢女們一個個低了頭,冷冷道:“謝家一日還記我在族譜上,我便一日是謝家小姐;陛下一日沒把我的郡主封號褫奪,我便一日是敏濟郡主!聽見了沒!”
婢女們顫顫:“奴婢遵命。”
揮退了其他婢女後,謝瓊絮把杜鵑單獨留了下來。
“你去打聽近日有什麼詩會書會賞花會,設法幫我要到請柬,越多越好!”
她要重新拿回自己的名聲,然後,再讓許秀春萬劫不複!
皇宮裏,海公公走後,陶問清攜郭匡懷進了禦書房。
陶問清表明來意,將奏折呈了上去。
嘉康帝一聽是邪教作案,十分重視,聽郭匡懷陳述了整個案件的始末,立即道:“即刻命渝縣縣令封鎖消息,不得將完明教之事隻字外傳。另傳召壽王進宮,朕要當麵給他下命令!”
公公領命下去。
嘉康帝看著郭匡懷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郭匡懷受寵若驚,規規矩矩地參拜應答。
“微臣郭匡懷,是台院七品禦史。”
嘉康帝讚許地點頭:“不錯,夠機敏,洞察細微,是可造之才。”
郭匡懷抿嘴,隨即叩拜下去。
“微臣愚鈍,察覺真相的其實是同去的少年狀元許澄寧。”
嘉康帝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好!許澄寧!好!真不愧是朕看中的人才!朕沒有看錯,將來他定然大有作為!”
陶問清躬身道:“陛下慧眼識珠,許澄寧確然聰慧伶俐,見多識廣,隨機應變,微臣平生未曾見出其右者,也常為之汗顏。”
嘉康帝道:“待抓住完明教人,有功之臣,朕皆有封賞!”
“謝陛下!”
出宮的路上,郭匡懷明顯心事重重。
陶問清教導道:“世間有智必有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再尋常不過,你莫要妄自菲薄。”
郭匡懷苦笑:“學生隻是自慚,我年將而立,倍他有餘,有心進取,可旁人之天賦異稟、博聞強記,我實在趕馬不及,恐這輩子也不能望其項背。”
“再是三頭六臂的人,也包攬不了所有事,還有許多事,是需要愚鈍之人去做的。耕牛犁田,農夫插秧,你也有他做不到的事,世間需要很多像你這樣的人。”
陶問清很溫和地指點他,“愚鈍何妨?智愚,心不可愚,足矣。”
郭匡懷心下微鬆:“多謝恩師指點迷津!”
陶問清笑了笑,道:“與許澄寧合作感覺如何?”
郭匡懷回憶了一路點滴,驚覺許澄寧雖然聰慧有主見、年少輕狂,卻從未越過他擅作主張,這一路都是以他為主。
好通透的少年,枉他這個年歲,還要一個少年來遷就配合他。
“之前是學生狹隘了,許澄寧很好,將來必是朝廷棟梁。”
陶問清微微笑了。
“能教出一個好徒兒,燕竹生也不算一事無成了。”
。您提供大神懶橘的第一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