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婆子如何想,薑嫻無所謂,反正這人也就背地裏挑唆幾句,於她和顧珩的生活不會造成任何實質性影響。
她開了自家大門,幾個哥哥不用她說什麼,進來後,就自發的幹起活來。
哥哥們很隨意,倒是薑小大到薑小四幾個,乍一站在自家姑姑家寬敞的院子裏,一時也不知道做點啥。
尤其,小二到小四很是有點唯薑小大馬首是瞻的意思,這會子,薑小大自己尚且有些局促,他們便也幹楞楞的站著,一副手腳沒處放的模樣。
他們和薑小五到薑小八不一樣,尤其是小七小八,來姑姑家玩兒是常態。
薑嫻才結婚一月有餘,這顧家大門往哪邊開的,裏麵什麼布置,他倆溜熟。
要知道,他們便是上學,也是在大隊裏,放學早,回來後成日瘋玩,薑嫻沒結婚的時候,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也很長。
便是結婚後,可能對他們來說改變並不大,他們還是能跟著小姑吃喝玩樂。
薑小七比薑小八憨實,他是四哥的長子,性子上的憨厚,反倒是更像了他三伯。
有一日,他美滋滋的吃著薑嫻給他準備的點心,說:“我真想每天住在小姑姑家。”
薑嫻就逗他:“小姑姑家房間還空了好幾間呢,你想住便住,小姑姑給你鋪床,不過,你得告訴姑姑,為什麼呀?”
他高興壞了,然後老實的告訴薑嫻:
“在這兒沒有大奶奶盯著,大奶奶眼睛比老鷹還厲害,感覺多吃一顆米都能被大奶奶發現,然後揍屁股。”
聽的薑嫻哭笑不得,還真跟薑小七掰扯過一回:“大奶奶都是嚇唬嚇唬你們,實際上很舍不得你們的,啥時候真的打過你們?”
事實確實如此,薑大伯母這人,吃虧就吃虧在她那張嘴上哦。
隨著薑家的孩子們大了,有出息了,薑家的日子越發的好過了。
莫要看大伯母成日指雞罵鴨,再不行她還能拿著鍋鏟子、掃帚追在兒孫後麵,可是當真是嚇唬人居多,也有揍孩子的時候,但她那搞搞拿起,輕輕放下的模樣……真是,嚇唬誰呢?
要說疼孩子,薑大伯母那肯定是翹楚,尤其是對孫輩。
這最顯而易見的一點,旁的家的小孩子,哪家不做事的?
平日裏村裏多了去了,三四歲就跌跌撞撞的跟著大孩子後麵,割豬草、撿麥粒、洗衣服、采菌子、摘野菜……
不過,薑家孩子幹的卻不多。
這首先,咳咳,薑家豬領的少,去年麥收大隊剛養豬來著,薑家作為大隊書記人家,要給村民打樣,但也不能自己養太多,那就成了與大家爭利了,所以就領了一頭。
然後,那頭豬本就是要給大家打樣的,所以,大伯母壓根兒不放心讓旁人伺候那豬,每日給那豬洗洗涮涮的,就連打豬草的都是二伯母,唯恐那豬吃不好喝不好。
至於其他家務活,基本上,大伯母也不愛指使自家孫子們做事兒。
而且,也輪不到孫子們幹活啊,這不是有兒子們,兒子和侄子們指使起來,薑大伯母可不心疼。
尤其是大孫子,薑家這代的長孫薑小大,薑毓興同學,那是老太太的心肝肉。
他就比薑嫻小兩歲,如今也十七了,今年上半年,就能把高中念完,原本在家裏,他的地位就比較超然了。
老太太便是分雞蛋給大家夥兒吃,唯獨他和薑嫻可以得兩個。
能和薑嫻並駕齊驅的,哪怕就這一件事,他也是獨一無二了。
可見他在他奶奶心中的地位了。
不過,除了這點特殊,薑大伯母對其他孩子們都是一視同仁的。
這點子事兒,家裏也由著她,畢竟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嘛!
不過,她老兒子也就是薑老三,她倒是對他和對薑老大沒區別,她倒是把一腔憐愛給了薑愛國。
薑嫻每次聽她爸嘚瑟的講古,說自己小時候,每次他跟薑老大和薑老三打架,他大嫂都拉偏架,偏著他呢。
薑嫻也是無言,她爸也是好意思的,說起來,他年紀比她大哥還大兩歲呢,比三哥要大六歲……
這都大這麼多了,摁著侄兒打不說,大伯母還要拉偏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