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自然都知道當務之急是把紅薯收回來,畢竟誰也猜不到接下來老天會不會又發瘋,紛紛大聲應和。
“那就這樣吧,除了安排好的收拾飼料的社員,其他社員們依舊是分成十個小隊,每個小隊長帶著隊員們去領農具,開工吧!”
滿倉說完輕敲了一下鑼,大家夥都紛紛跟著自己的小隊長去庫房拿農具。
因為紅薯都在地裏長著,不用太擔心會被蝗蟲霍霍了,就從秋收的隊伍裏就調出了一部分懷孕、年老的女性,和幾個堆肥小隊的社員,去處理紅薯藤了。
往年的紅薯藤因為要分給社員們養豬,所以是留不了多少在生產隊的,再一個也是因為那時候有別的作物秸稈當飼料。
可是這半年沒有種紅薯以外的糧食,自然也就沒有了飼料來源,這些大量的紅薯藤就要緊著生產隊的牛吃了。
為了能保證牛冬天也能吃好,吃飽,就需要把這些紅薯藤發酵一下,才能長久保存。
特別是在今年沒有稻草的情況下,這些紅薯藤可是牛接下來這大半年裏,唯一的飼料,很是重要。
雖然曬幹了也能保存,但那樣的話,可能就不夠生產隊裏那麼些牛,吃一整個冬天了。
在大大的倉房裏,大大小小的孩子們把紅薯藤抓起來抖一抖,把上麵的髒東西抖掉。
最主要的是清理掉上麵夾雜的蟲子,再由幾個特定的大孩子們,運送到隔壁的大倉房門口。
再由大人檢查一遍後,才把這些紅薯藤扔進隔開的倉房裏。
這個倉房裏頭鋪了一張特大草席,草席邊上是幾個婦女在剁紅薯藤,剁碎的紅薯藤直接鋪在席子上。
紅薯藤把席子占了大半空間後,就用幹淨的鐵鍬,把靠在牆邊的大堆麥麩按比例摻入紅薯藤裏,再倒入白色粉末,攪拌均勻後,再倒入後門處的大桶裏。
再由人挑著桶,進入後麵的大院裏。
蔡春妮是在倉房門口檢查紅薯藤的人之一,長鶯就在她身邊打打雜,但眼睛卻滴溜溜的左瞧右看。
望著倉房後門處大開的院門,好奇的瞄了半天,什麼重要的都看不到,也不知道裏麵到底存了多少東西。
如果把生產隊辦公室這一大塊地方算作宅院的話,稻場那一片就是院門前的場子,辦公室和食堂連著的這一條水平線的屋子,就是第一進院子。
食堂在最左邊,夾在食堂和辦公室中間是大門,進了大門就是兩個大倉房,穿過倉房後麵還有個大院。
至於大院裏麵有些啥,長鶯沒進去過,自然也就不知道,隻知道麵積比辦公室加這兩個倉房還大。
看著他們把這些攪拌好的紅薯藤往大院裏運,估摸著最要緊的糧食什麼的,都存在那大院裏吧。
十幾個大人忙活了兩天,小山一樣的紅薯藤,才算處理完。
緊接著社員們就都下地挖紅薯去了。
挖過紅薯的地頭,被大大小小的孩子們霸占了,個個拿著自家的小鏟子,在土裏翻找起來。
但凡有收獲,就能爆發一陣陣興奮的叫喊聲,惹得其他沒收獲的孩子們,一擁而上。
其中還有一條與眾不同的隊伍,都是些七八上十歲的孩子,個個身上挎著個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