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馬防線上出現過的炮彈雨,再次落到了泰源南麵的二防防線以及城牆上。
三小時後,南麵的二防防線這時也基本看不到鬼子了,城牆已經被炸出了兩道口子。
炮擊停止後,獨立縱隊一團,二團率先發起對城牆的衝鋒。
隻是剛一衝上去,城牆斷口處另外兩側的鬼子就開始了機槍壓製。
而且這個夾角太大,八路軍的機槍火力根本無法對鬼子的機槍點造成壓製。
第一輪進攻在五分鍾後宣告失敗。
很快,一團二團又抽調了戰鬥經驗豐富的老戰士組成了敢死隊,由團長帶隊,準備著第二次的衝鋒。
同時,炮團也朝陣地打出了大量的煙霧彈,兩個突擊連裝備著防毒麵具,快速的朝著缺口衝去。
第一次衝鋒之所以不使用煙霧彈,那是因為在搶時間,想在鬼子完成布防前就衝進去,但顯然,鬼子經驗很足,並沒有留下這麼大的漏洞。
至於為什麼不使用炮彈對城樓上也進行一次覆蓋炮擊。
那是因為開戰的時候,老總就下了死命令。
炮火隻能對城牆開火,城牆上麵的,城牆後麵的,絕對不能使用炮火進攻。
泰源城中還有二十多萬百姓,這150口徑的炮彈,真要是有一發落在了居民區,那造成的傷亡可就太大了。
(這個不必爭議太多,我們後麵的基本所有的攻城戰都是在打塌城牆後,直接上人的,案例太多了,稍稍查一下就有了。)
在一團二團進攻城牆的時候。
三團也趁著這個煙霧掩護朝正門開始了進攻。
可此時鬼子城中的炮火再次動用,對城牆缺口和正門方向進行了一輪覆蓋炮火。
但獨立縱隊的戰士們並沒有因為這種炮火就停下進攻,而是頂著鬼子的炮擊,繼續向著城牆衝去。
五分鍾後,張大彪帶的突擊連兩個班的戰士率先登上了城牆,並以鬼子之前對下的工事為據點,憑借著MG42的火力,短時間的壓製住了城牆上的鬼子。
其他的戰士也趁著這一個間隙快速登上城牆。
另一個缺口的二團,這是也因為一團的掩護,很快就登上了城牆。
登上城牆後,兩個尖刀連剩下的戰士快速清空著彈箱中的彈藥,憑借著密集火力的掩護,很快就在城牆上構建出了四個小陣地。
後續上來的戰士則快速的清理著兩個團相連的那一段城牆中的鬼子,同時也補充著機槍手的彈藥。
當然,鬼子是不會這麼輕易就讓八路軍在這裏站穩腳的。
不斷的有鬼子和偽軍從斷口的兩邊湧了過來。
這種近距離交戰,鬼子的炮火也再打過來了,鬼子城中兵力本就不多了,他們也怕出現誤傷。
筱塚義男手上總共就兩萬兩千鬼子,南馬防線兩千鬼子,二防兩個中隊都沒了,還有北麵的臥虎防線上也放了兩千,東山防線更是有七千,這會城中就一萬鬼子,這才是防守的第七天,離支援最少都還有二十三天。
所以對鬼子來說能少一個傷亡都好的。
於是,城牆之上,機槍,手雷,甚至是刺刀,成了此時雙方最好用的武器。
。您提供大神葉落瀟湘的亮劍:從蒼雲嶺開始援助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