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佐佐木記者不是一個墨嘰的人,為了一手新聞,當天中午就出發了,她已經做好晚上在野外過夜的準備,明天中午的時候,她應該就能拍到這一手資料了。
如果說小鬼子牟田如此著急,是為了名聲。WwW.com
那佐佐木這個記者也是如此,這條新聞如果是真的,那絕對是爆炸的。
自平安城一戰後,島國倭寇可以說是談李色變了。
幾萬份送回去的明信片,以及幾萬個連骨頭渣子都沒有的骨灰盒,加上後來抓獲了筱塚義男。
這些事件讓獨立縱隊和李雲龍,這兩個名字在島國絕對是大恐怖。
誰家小孩要是敢哭的話,說李雲龍來的,那閉嘴速度則快。
此時的牟田口廉也,隻派遣了兩個師團,還有一個師團在摸魚的情況,僅僅隻用了一個晚上就破開了李雲龍部第一道防線,這叫什麼?這就是它們島國又一顆將星呐。
遙看平安城之戰,岡村寧次親自上場,二十萬人打了近兩個月,卻硬是沒有攻破李雲龍部的第一道防線。
兩相對比下。
佐佐木要是第一個報導這新聞的記者。
那她在島國新聞界的地位肯定會跟著水漲船高的。
特別是剛剛與牟田口廉也交談的時候,她似乎覺得這個新起的將星,看她的眼神還帶上了(欣賞)的目光,說不定,她還可能和這個新崛起的將星攀上一層關係。
.........
再回到正麵戰場上,此時八路軍的二防陣線依舊沒有受到進攻。
一防陣地上時不時的還能傳出一兩聲爆炸。
那是小鬼子在排雷的倒黴蛋。
蝴蝶雷雖然是擺在地麵上,相較於其他地雷來說,排除難度確實要低很多。
可它太小了,也太多了,而且還塗裝了簡單迷彩,排雷的鬼子隻要一個不注意,就有可能中獎。
輕則少掉幾根腳趾頭,重則炸斷半隻腳掌,運氣再差點,也就炸掉一個腳掌,更大的傷害它也造成不了了。
除了這種踩雷的倒黴蛋,叢林中也不時會響起零星的槍聲。
那是獨立縱隊組織的冷槍戰術。
遇到這種冷槍小隊,那就不是丟腳掌這麼簡單了。
蝴蝶雷這玩意本來就是奔著腳掌去的,而冷槍小隊,那就是奔著鬼子的命來的。
鬼子的排雷部隊的總人數雖然不少,但陣線拉的很長。
具體到一個小陣地的時候,也就是成了小規模,用炮來對付他們的話,多少有些不值當。
但放任它們排雷的話,這又有點對它們太好了。
於是獨立縱隊就再次啟用了這種行動。
也不求能有多大的收獲,能殺一隻是一隻唄。
一隻兩隻不嫌少,十隻八隻不嫌多。
對於這種冷槍,鬼子也是有反擊的。
隻是反擊不是很理想。
一防到二防,兩條防線最近的地方隻有不到五百米,這個距離上,冷槍行動時二防碉堡中進行的,這種他們反擊不了。
距離遠一點,獨立縱隊的戰士又在密林中。
鬼子在明處,戰士們在開槍後,還會進行轉移,鬼子就是想反擊也找不到人。
加上一防上還有那麼多地雷,鬼子要想進密林追,那就得把雷排了,排雷就得挨槍,屬於是死循環了。
用炮反擊的話。
偷襲的八路軍一個點也隻有一兩個人,還是在林中。
單發炮彈打過去,那命中的概率,小到忽略不計。
擲彈筒就更別說了,擲彈筒榴彈太輕了,隨便一個樹叉子就可能給擲彈筒榴彈擋下來了,另外,獨立縱隊的冷槍小隊,一般都在離一防陣地五百米左右的位置,擲彈筒也打不過去。
至於說用炮火覆蓋的打法,那你看鬼子軍官削不削它就完了。
在這種地方作戰,鬼子的炮彈補給可不容易弄過來,真的揮霍不起。
炮火覆蓋除去這些現實的問題之外。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小鬼子牟田剛剛給兩個師團下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