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日。

高加索平原上一連的戰鬥後,大熊終於趕在三德子之前拿回了車城和印古地區。

但三德子的後續部隊,也依靠著八支部隊打出來的優勢,向前整體推進了一百多公裏。

斯塔夫地區近乎全部被三德子占領,卡爾梅克地區也就有大半地區被三德子占據。

大熊的部隊,也從一百二十餘萬,降低到了七十萬,這幾天中,平均每天傷亡都在十萬左右了。

可拖住了三德子的進攻,這些傷亡總的來說還是值得的。

隻是這剩下的七十萬,也被圍困到了最後角落中。

糧食和石油的問題,大熊是解決了,但隨之而來的,又將麵對彈藥短缺的問題。

同時。

西線這邊,約翰牛和鷹醬經過幾天的準備後,發現大熊又活了。

他們手上的動作,不由的又慢了下來。

但大熊那邊這次是真的急了,催促進攻的電報那是一份接一份。

最後甚至放言出來,如果約翰牛還不在西線開辟第二戰場。

那麼他們將放棄高加索地區了。

對於大熊的催促,約翰牛是連連應好。

而且,他們這次還真就辦事了。

九月十三號。

約翰牛和鷹醬聯合司令部,就製定出了一份登陸作戰計劃。

這是一份很冒險的計劃書。

製定這份計劃的人就是約翰牛的海軍元帥蒙巴頓。

根據蒙巴頓的提議。

這次計劃他們將采取突襲的方法。

從高盧雞的第厄普的一個海濱小鎮進行突襲。

如今三德子的部隊,主力都在東線作戰。

這種離約翰牛本土較遠,而且還是較小的港口,三德子必然不可能有什麼大的兵力駐守。

在他的計劃中,甚至連空中火力掩護都直接去掉了,就連艦炮,都隻選用小口徑的,也就是小船突襲。

他的計劃一出,大家都佩服他的大膽。

如果按照大家之前商議的辦法。

登陸也就兩個點,一個是加萊,一個就是諾曼底。

這兩個地方,加萊那邊由於離約翰牛太近了,而且離三德子本土也近。

所以三德子在加萊那邊的防守兵力,可是一點都沒有撤走。

而諾曼底又有些遠,同時屬於大的港口,三德子雖然在那邊布置的兵力不算多。

可那地方不管是約翰牛還是三德子本土都太遠了,從那邊登陸,三德子有著足夠的時間調動兵力出來阻攔。

現在蒙巴頓提出的這個計劃,計劃解決了這些問題。

除了港口小了一點,一次登陸的兵力受到了一定限製。

但是它有一個奇襲的因素,隻要第一波上去後,後麵的大軍也能快速的登陸。

現在三德子的主要兵力都在東線,他們大可以慢慢的登陸,有的是時間。

而且第厄普距離加萊並不是很遠,一旦登陸成功,甚至可以配合大部隊去奇襲一波加萊。

由於大熊那邊還在不斷催促。

於是,這一個計劃再稍稍演算一次後,便獲得了全票通過。

43年,九月十八日。

由加拿大2師為主力,還有鷹醬和約翰牛各派遣一支海軍陸戰部隊為輔助,組成了這一支登陸突擊隊,共合計七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