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迎接他們的,是三德子早就布置好的火力網。
同時又由於這火力點,與己方小部隊紮根的地方太近,導致大熊這邊的喀秋莎根本就不敢朝那裏打。WwW.com
本來也是,大熊的任務,就是強渡伏爾加河,到伏爾加格勒中紮根,現在付出多大犧牲,剛剛有點起色,怎麼舍得去炸掉。
在又衝進去幾支小部隊後,大熊這邊就更加的畏手畏腳了。
隻不過大熊的指揮官反應還是很快的,其實在一開始的他就覺得事情不對勁了。
衝進去的人堅守的太久了。
昨天也有人衝進去過,但是很快又被三德子壓的下去。
這就是三德子故意放進去限製他們炮火的。
圍點打援。
或許他們以前不知道這個詞,但隨著神州的抗戰勝利,各國對神州一些軍事的案例進行過多次的分析,其中就有平安城保衛戰。
後麵鬼子那些島嶼的戰役中,也頻繁的使用著這種戰術,所以這幾年來,凡是軍事行動的指揮官,多多少少都聽過。
當然鷹醬那邊參加過太平洋戰役的指揮官,他們可以很豪氣說一句,他們不但聽過,還見過,甚至還吃過虧。
見到這種情形後,大熊的指揮官思量片刻後,反而笑了起來,很快,一道新的命令下達到了大熊部隊。
下午三點。
大熊再次發起了強攻,依舊是朝著小股部隊占領的地方開始了衝鋒。
就在三德子這邊覺得大熊又要來送,還有些得意的時候。
所有的喀秋莎炮火同時開火,目標就是這些小陣地前方。
兩輪齊射後,大熊的大部隊趁著炮火轟炸,火力消失的時間點,快速越過冰麵,登上了伏爾加河的西岸。
當三德子再次支援過來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大熊的大部隊已經突破了河岸。
五公裏的河防,此時半數以上,都被大熊收複,而且正在快速的收複著其他河岸陣地。
三德子這一招算是玩崩了,畫虎不成反類犬。
這也是他們不懂東方文化惹的禍吧,但凡知道一點,那也應該明白,這一招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圍點打援。
這一招是圍點打援和關門捉賊的結合。
不管平安城保衛戰,還是鬼子的島嶼爭奪戰,用這一招的時候,都是得滿足兩個條件的,首先就是門得硬。
平安城那裏,是因為鬼子沒有重炮,堡壘能抗住鬼子當時的火力。
鬼子在島嶼上的礁堡,那更是能夠抗住艦炮的玩意。
兩個地方共通的點就是關住賊的門,在當時的戰場環境中,不管是被困的,還是外麵的,都破不開這個門。
而三德子的這門,他有個屁的門,別說抗住喀秋莎了,迫擊炮估計都扛不住。
也就是進來的大熊小部隊火力弱了點,不然連喀秋莎都能省了,直接就是裏應外合了。
。您提供大神葉落瀟湘的亮劍:從蒼雲嶺開始援助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