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大陸”。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斯的船隻駛過僅次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伊裏安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是英國的屬土。
一開始,英國人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三年,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園林灣,當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後,1788年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現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
不過,雖然已經正式開始殖民十多年,英國人在澳大利亞所占領的地域依然不大,僅僅隻整個澳大利亞的一小點兒。英國政府也沒有將這片大部分都被沙漠戈壁覆蓋的土地看得有多麼重要。不過,何貴卻知道這裏有多麼豐富的資源,再加上國內那出乎意料的購土熱情,所以,他別有用心地把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地圖標給了北京的嘉慶以及朝廷的那些官員們。而出於某些原因,他雖然沒有透漏澳大利亞的大致形狀,可就算如此,那麼一片巨大,幾乎抵得上大半個中國的土地,也足以在北京城乃至整個大清國掀起一場偌大的風波了。
放著那麼巨大,且沒多少人居住的土地不要,簡直就是白癡笨蛋加三級。雖然嘉慶以及清廷的官員們出於各種各樣的考慮一時半會兒拿不出決定,但其他人卻不管這麼多。凡是知道的消息的,差不多眼紅了。而下手最早地十三行,直接就先預付給了何貴一百萬兩白銀。
可是,正當何貴眼看著這股熱潮而心裏偷樂的時候,一件事情卻讓他的心情跌入了穀底:嘉慶四年正月,乾隆突然重病不起,初三日於紫禁城養心殿駕崩!
********
何貴得到消息的速度並不算慢,乾隆這麼一個在位六十年的皇帝突然去世,不用朝廷通知,民間的消息傳遞也足夠快。可即便如此,時間也已經晚晚落後於事情發生的時刻。
正月底!
北京。
因為乾隆的棺槨還停留在乾清宮,嘉慶也隻能繼續住在毓慶宮。不過老爹逝去地悲痛,自己終於可以掌握實權的欣喜都不能掩蓋此時他滿臉的憤怒。因為,從乾隆六十年當上皇太子的那一刻開始,他就開始謀算著清除和珅的計劃夭折了。
本來,乾隆突然得病,之後不久便即賀崩,他立即按照事先訂好的計劃,先以無比悲痛地心情令人把乾隆小殮,然後就在乾清宮放上梓宮,開始祭奠。同時,又以和珅是領班軍機大臣、大學士,又是大行太上皇帝的重臣為理由,命其在乾清宮守靈,不得離開。這樣做就等於把和珅軟禁在乾隆的靈堂上,用一條無形的繩索把和珅捆在乾隆的棺材上。同一待遇的還有和珅的同黨福長安。
這一招很厲害,嘉慶這麼做,其實就是為了切斷和珅同外麵地所有聯係,使掌權多年且同黨無數的和珅不能有所動作。
之後,自然是羅織罪名。按照事先打算好的計劃,先會有人在朝堂上向他這個皇帝陳述湖廣前線不利地情況。之後,他就會在朝堂上頒布了一道上諭:說南方白蓮教這個戰事打得不好,不但地方的將領有責任,朝廷裏麵大員也有責任,這責任當然就是指和珅和福長安。這將是一個信號,朝中文武善於看風向的多的是,隻要信號一出,自然就有人敢出頭。但是,嘉慶沒有想到,初六日,沒等他來得及頒布上諭,在乾清宮為乾隆守了兩天靈的和珅,在他進乾清宮為乾隆上香的時候,突然就說自己有罪,並且列舉了自己十多條大罪。這些還不算,和珅甚至還表示自己已經猜到了他跟朱矽等人地計劃,表示“願為皇上盡忠,以性命為天下警示,隻是臣之家屬向無劣跡,還望聖上寬囿”!就是說,和珅願意拿出自己地性命讓他嘉慶皇帝整治,隻求保住家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