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關羽的話,眾將齊刷刷的抱拳:“吾等謹遵君侯差遣,誓死攻拔襄樊!”
“廖化何在?”
關羽返回帥椅坐下,拔出一支令箭,“命你率領五千人馬星夜渡過漢水,回援江陵。”
“喏!”
年近四旬的廖化抱拳領命,接了令箭轉身而去。
關平抱拳建議道:“父親既然不肯放棄襄陽,不如聽從三叔的建議,放棄樊城,將兵馬撤退到漢水南岸,集中全力猛攻襄陽。隻要拿下襄陽,我軍便進可攻,退可守。”
“你三叔對為父的用兵之策從來不會妄加點評。”
關羽斷然決絕了關平的建議,“吾料此話乃是潘濬所獻,此賊也是個心口不一之輩,他是恐怕某立下大功,故意在益德麵前危言聳聽,借益德之口勸某放棄樊城。”
“君侯,廖化抽走了五千人馬,我軍兵力又減一分。若是君侯不肯撤離襄樊,從益德將軍所言,放棄樊城,全力攻打襄陽,似乎更加穩妥。”
王甫也是支持關平的建議,站出來與關平一起規勸。
關羽卻再也不肯聽別人的建議:“你們隻需要堅守大營,吾自提兵擊破徐晃,春季之前定將他送進江陵大牢與於禁作伴。某這三重犄角便困住了徐晃,看他如何解樊城之圍?”
眾將無奈,隻能各自散去。
次日晌午,甘寧、呂岱率領的第二路人馬抵達江陵城下,使得吳軍的兵力達到了四萬人。
此時的甘寧已經同樣年過五旬,但依舊不改其錦帆賊本色,穿著金燦燦的甲胄,頭上插著五彩斑斕的鳳尾翎稚,身披大紅披風,一舉一動,威風凜凜。
論投靠孫吳的時間,甘寧比潘璋和呂岱晚了幾年,但因為作戰驍勇,武藝絕倫,功勞卻遠超二人,尤其是在合肥之戰大顯身手,使得他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
呂蒙作為年輕一輩,對甘寧還是非常尊敬,因此在帥案一側為甘寧特地設置了座椅,其他武將潘璋、呂岱、朱然等人則隻能肅立兩側。
“我軍行動如此機密,張飛竟然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了江陵?”
連夜趕了一百多裏路的甘寧口幹舌燥,一邊端著大碗喝水滋潤下快要冒煙的嗓子,一邊詢問呂蒙詳細情況。
呂蒙點點頭,無奈的道:“蒙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或許朝內有人泄露了機密。”
“會不會是有人冒充的張飛?”
甘寧的思路很活躍,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質疑。
潘璋鬱悶的道:“某的愛將馬忠帶了一千人當先進城,隻逃回了兩百人,馬忠也死在了張飛的矛下,絕不可能是蜀賊冒充。”
甘寧沒有接潘璋的話茬,心道就馬忠那稀鬆的武藝,被人弄死實在太正常了,要不古語怎麼說“將軍難免陣前亡”!
“待會兒等將士們填飽了肚子,寧率本部人馬去打一陣試試城內的虛實。”
甘寧把大碗裏的熱水喝了個精光,放到帥案上抱拳求戰,“請都督與諸將為某掠陣!”
呂蒙撫須道:“昨日傍晚蒙已經修書至陸口,請主公速率大兵馳援。張飛驟至,不知城內虛實,還是等大軍兵臨城下後再行攻城吧?”
甘寧霍然起身,慷慨激昂的道:“兵法雲,一鼓作氣勢如虎,再而衰,三而竭。正是因為不知道城內兵力的虛實,也不知道這張飛是真是假,吾等才要一探究竟。”
“根據之前確切情報,經過關雲長不斷的抽調兵馬,江陵城內止有四千人。而我軍有四萬之眾,十倍於敵,反而被一個不知道真假的張飛唬住,畏敵如虎,傳出去豈不被人恥笑?”
呂蒙撫摸著下顎的短須,沉吟片刻緩緩點頭:“既然興霸求戰心切,那飯後便試探一番,切勿輕敵,以免造成巨大傷亡!”
“喏!”
甘寧抱拳領命,一甩披風,轉身出了帥帳,調兵遣將而去。
。您提供大神青銅劍客的阿鬥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