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呀……竟然是長公子駕臨,禁這廂有禮了!”
於禁急忙起身施禮,本來想邀請劉鬥共飲一杯,想想有些不妥,隻能尷尬的笑道:“囚牢重地,就不邀請公子對飲了,免得髒了公子衣衫。”
劉鬥卻朝外麵的獄卒招呼一聲:“來人,把柵欄的鎖打開,吾要與文則將軍對飲一番。”
於禁受寵若驚,急忙抱拳作揖:“既然公子賞臉,禁便鬥膽了。”
“這……”
獄卒擔心於禁挾持了劉鬥,拿著鑰匙猶豫不決,“長公子,萬一……”
“吾與文則將軍相談甚歡,爾等焉有疑心?”
劉鬥從獄卒手裏奪過鑰匙,親手將柵欄上的鐵鎖取下,彎腰鑽了進去,“去給吾取一雙筷子與酒觥過來。”
“喏!”
獄卒急忙出門,打個手勢召喚同伴過來拱衛劉鬥的安全。
瞬間就有四五名佩刀的侍衛湧了過來,而他則大步流星的去廚房給劉鬥取筷子與酒觥。
須臾之後,獄卒給劉鬥取來筷子與酒觥,兩人脫掉鞋履在床榻上對坐,中間放著擺滿了酒菜的方桌。
喝了一杯後,劉鬥開門見山的道明來意:“文則將軍,鬥欲請將軍為荊州拒敵,挫孫權、呂蒙於江陵城外。”
“漢中王的公子終於肯延攬我於禁了?”
於禁內心一顫,呼吸不由自主的急促了一些。
劉鬥連續多次來探視於禁,已經流露出招攬之意,但卻始終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於禁總不能舔著臉自己上趕著投降。
而現在,劉鬥終於打開天窗說亮話,這讓於禁內心不由自主的泛起一陣激動。
四十多天了,堂堂的曹魏頭號異姓大將被囚禁在這座逼仄的牢房內,度日如年,這讓於禁自憐、無奈、不甘,隻求能有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而現在終於等到了!WwW.com
但經過上次的投降被拒,於禁還是決定表達的委婉一點,抱拳道:“承蒙長公子器重,禁銘感五內,隻是叛主投敵,恐為世人恥笑,左右為難,不能決斷。”
劉鬥伸出長長的胳膊端起酒壺給於禁斟滿:“文則將軍此言差矣,喝了這杯酒,你且聽鬥與你剖析。”
“多謝公子賜酒。”
於禁舉起酒觥與劉鬥碰了一下,仰頭一飲而盡,“禁洗耳恭聽。”
劉鬥同樣仰頭喝了個底朝天,義正詞嚴的道:“將軍乃是漢臣,並非曹公家奴。吾父為大漢漢中王,曹公為大漢魏王,將軍為大漢效力,何來叛國之說?”
“呃……”
劉鬥這句話如同黃鍾大呂,振聾發聵,一下子就把於禁內心最糾結的疙瘩解開。
在樊城全軍覆沒後,龐德慨然赴死,但於禁知道自己是三軍主將,應該對三萬俘虜有個交代,而不是像龐德那樣一死了之。
因此,他主動向關羽投降,希望在保住自己性命的同時,也能保住這三萬將士的項上人頭。
這可是三萬個活活生生的性命,他們都有父母,都有妻兒,自己不能像龐德那樣為了忠義之名害了這些將士,若是既能保住性命又能保住顏麵,自然最好。
因此於禁不惜委曲求全向關羽請降,可惜遭到了無情的拒絕,這讓他顏麵盡失,甚至被曹操拿來當做讚揚龐德的反麵例子。
人生在世,性命固然重要,但臉麵卻也同樣重要。
如果在保住性命的情況下,又能保住顏麵,那就是魚與熊掌兼得的兩全之策。
“將軍乃是漢臣……”
而現在,劉鬥這一句話便解開了於禁內心的疙瘩,最起碼給他找了一個自我安慰的理由。
我於禁是漢臣,我的職位是大漢左將軍,我從大漢魏王麾下改換門庭為大漢漢中王效力,何來叛國之說?我又沒像李陵那樣投降匈奴。
劉鬥拿起酒壺再次給於禁斟滿。
於禁沒想到自己在保住性命的同時竟然有希望保住名聲,不由得心神激蕩,以至於忘了推辭,怔怔的任由劉鬥把自己的酒觥斟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