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夕覺得自己應該幹點什麼,不能每天在家宅著了,需要和大家打成一片,不然現在就是出個門就容易被注意。

她想每天都去父母那裏看看,可她的出現本來就有些引人注目。

軍嫂、磚瓦房、自行車、漂亮極了、獨自在家等等標簽,很容易惹人關注。

再去看父母就容易引來非議,她倒無所謂,無他,拳頭大而已,但她擔心父母受到連累,或者生氣不理她。

以前,她一個人帶著孩子,也很少上工了,自由自在,不是宅家逗娃、種菜,就是上山尋寶采藥,最多去公社取信、寄信和彙款,也是自己騎自行車去,和大部分人坐牛車又不同,每次到縣裏供貨,也是秘密行動,所以很少與人交際,除了石小梅倒是個熱心腸的,喜歡偶爾來家裏看看。

但這轉變的也不能太過突兀,不然還是容易招人惦記的。

想著自己父親的話,楚夕出門了。

學著大家一樣,抱著孩子的她開始了串門子。

隻是出門的方向肯定是豬舍那邊,跟大家一起看著熱鬧,不動聲色間觀察剛剛來的幾個人。

和父母一樣,另外4個人也是2對夫妻,都是相依為命一起到鄉下參加改造的,同甘共苦,都是明事理的人,看著明顯都是很有氣質的,應該也是某些方麵的大佬級人物,隻是錯在了這個時代,遭人迫害夫妻一起下來了。

隔著院子倒了半邊的院牆,楚夕和媽媽相互觀望了一會,但都沒有主動打招呼,隨意的看看,目光中傳達著愛與關心,都沒有說話,隻是轉頭悄無聲息的抹掉眼中的淚花。

看清父母住哪個房間,看著父母身體都還可以,就回去了。昨晚人太雜,不清楚狀況,她沒敢過來。

歲月不逝,我們不棄,最美的人生,不過如此。

知青那邊也轉了轉,和以前情況類似,大部分樸實人中間總有那麼一兩個思想不純的人,看著那不停漂移的眼神,具體的人品還要靠時間來驗證了。

隻要不招惹到自己,楚夕也懶得搭理他們,敢伸爪子的必須給他剁了!

當然基本都是有文化有知識的城市青年,有興趣相投的也是可以聊聊的,當然隻限女同誌,她可不想招惹點緋言緋語出來。

知青點因為也是靠山腳,倒是和自己家距離也不是很遠,是兩個相連的院子,也是破敗的,但明顯比豬舍那邊好多了,畢竟人家是來支援農村建設的。

很快到了晚上,楚夕準備好東西和吃食,迅速來到了豬舍後麵,意識中大家都睡著了,直接瞬移進了院子,隻輕輕敲了兩下窗戶,楚媽媽就輕輕的打開了門。

楚夕馬上閃身進了房間,看著爸爸媽媽那憔悴的麵龐,單薄的身子楚夕又是一陣的心酸和不忍。